【摘 要】本文對目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了描述,分析了其深層次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中學 留守兒童 思想政治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99-02
一 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欠缺全面的政治觀念
我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方針政策等內容,大多數留守兒童對此并不十分清楚,對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社會榮辱觀等內容了解更少;甚至認為中國當前的時事政治等相關內容與自己無關,沒有必要去了解。
2.價值觀錯位
大多數留守兒童缺少積極遠大的理想,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和空虛。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留守兒童父母在此期間長期外出務工,使其得不到正確的家庭教育;同時家長往往采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愧疚感。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很容易陷入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中。
3.心理狀況欠佳
完整的家庭生活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于情感的渴求、對父母的依賴特別強烈。然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祖輩或者親戚關心其生活起居大于情感訴求,溝通和交流不到位等,容易使留守兒童形成失落感和被遺棄感,最終造成性格孤僻,產生自私和自卑心理。
4.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成長過程中,部分留守兒童缺少類似“嚴父慈母”的關愛與正確教育,監管人過分溺愛,放縱不管,導致其形成自私敏感的性格,道德上有所缺失;自制力相對薄弱,難以抵抗外界的諸多不良誘惑。
二 留守兒童思想政治現狀的成因分析
1.家庭不完整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也是兒童成長、教育和社會化的關鍵。家庭通過文化知識的傳授、道德品質的培養、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導,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大多數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外出務工,無法提供完整穩定的家庭教育,孩子大多由祖輩撫養照顧,關注點更多是在物質需求上;加之在農村,祖輩的知識文化水平較低,政治思想觀念有“斷層”,很難在學習、思想道德上進行正確的引導。
2.社會層面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是造成留守兒童思想政治問題的主要原因。隨著城鄉差距的愈拉愈大,尤其在發展滯后的偏遠山村,大多數農民為了家庭生活以及孩子的學費等,選擇進城打工。
3.學校層面
學校是教育的主要陣地,對兒童的人格塑造、思想道德具有重大影響。在偏遠農村,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如辦學條件不足、師資力量欠缺,學校的教育工作呈現弱化趨勢;此外,由于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學校的主要任務集中在知識教學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4.政府層面
現行的戶籍制度限制,使得大多數農民工只能長期與其未成年子女“兩地分居”生活;由于各級利益的相互制約,政府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真正落實到位;在村委干部中,留守兒童的問題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三 加強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注重家庭的親情教育
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一定要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每個星期至少聯系一次,全面了解其身體、心理、學習等方面的綜合情況,對其進行積極向上的思想指導;如果條件允許,將孩子接至自己身邊逗留幾天或者長期學習。其次,家長可以仔細篩選具有責任感和教育心的監護人。再者,家長還應積極配合學校,做好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給孩子一個完整而富有親情的成長環境。
2.創建和諧校園
學校應改變以往知識教學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等,幫助和引導留守兒童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通過組織各類活動,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讓其感受到集體的關愛和溫暖,彌補他們情感上的孤獨;教師可以不定期地進行家訪或者談話,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以便更好地引導其健康成長。
3.共建和諧社會
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積極號召農村支教等措施,由于留守兒童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外部環境的誘惑,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尤為重要。例如,加強農村鄉鎮文化建設,控制低俗、色情文化的泛濫,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等;加大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網絡道德規范、建立紅色網站等。
4.政府有作為
對于政府而言,可以從四個方面考慮:(1)變革現行的戶籍制度,鼓勵農村留守兒童到父母務工地生活;(2)在教育管制方面進一步放松,對進城的農民工及其子女實行優惠的教育政策,使其真正享有同當地兒童同等的教育權益;(3)地方政
府應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可以在文化中心、留守兒童之家等方面進行投入,為留守兒童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4)政府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逐步縮小城鄉經濟差距。
四 結束語
據權威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已經接近6000萬,面對如此龐大的弱勢群體,政府和社會將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的發展,對發展我國農村教育事業和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平.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觀察,2005(4)
[2]成玉善.農村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和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
[3]劉霞、趙錦欣、申繼亮.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7(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