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我國本科院校教育課程改革已成必然趨勢,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措施和教育改革手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科院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并且有效突破傳統本科教學的思想束縛。創新教育和相關專業教育兩者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本文針對當下我國本科教育的現狀,對應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要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應用型 高校 本科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48-02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自身經濟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以此為大體背景,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應滿足地區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經濟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等,在此基礎上進行本科人才培養和本科人才教育。但其弊端和不足仍舊十分明顯,經濟發展自身發展方式轉變基礎是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同時勞動素質和工作素質是兩個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經濟形勢和本科院校發展現狀的分析,只有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適時教學改革和教育更新,才能促進學校和社會共同進步。
一 傳統式本科教育模式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呈不融洽發展趨勢
通常所說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方式更新,即社會科技有所進步、工作人員工作素質有所提升、技術手段有所提高、管理手段有所創新,上述要素和要素之間均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之勢,并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基礎教育改革工作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且直指教育,特別是本科院校的具體教育質量。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教育大眾化承擔者身份出現,本科院校科研成果是我國經濟社會框架中一股中堅力量,本科院校畢業生素質會對最終經濟方式轉變結果造成一定影響。換個角度而言,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經濟方式的轉變結果的優劣,應用型本科院校若能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對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素質較高的應用型工作人員和相關勞動者,便決定著經濟方式轉變的成功與否。
二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結合的教育改革要點探究
國家頒布相關法律條文并明確指出了未來我國本科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與核心目的皆為提高教學質量。廣義而言,衡量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恒定標準為科研結果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轉變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強調了此點重要性。本科院校教育改革模式運行也不能靠單純的知識灌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獨立人格的素質培養和學生自由精神素質培養以及學生公民意識素質培養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內部教育改革,應適時突破傳統學科原有設定本位,教育改革切入點應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創業型人才培養,兩者同是其實質所在。
三 現就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要點進行探究
1.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資源分配不均
目前本科教育的最大問題是教育資源布置分配不均以及由此帶來的就學不公平、腐敗以及由此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目前的擇校問題已經嚴重到緊繃的程度,而這種步步為營的程度已經把學生的重擔提前到報考階段。這種情況已經如果得不到根治,將扼殺新時期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及良好性格的塑造等。
2.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方法不當
應用型本科院校科學教學理念尚未正式形成,理性教育系統雛形也未全面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計劃和培訓模式仍然是本科院校精英教育過程以理論教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翻版,雖然加入或變更了一定的教學實踐環節,卻忽略了系統化地針對社會需求的實踐教學,沒有從根本上做到為社會培養所急需的實踐型應用人才的實踐實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種應用型“專業”教學也并非專業。
3.本科院校課程設計缺陷要素分析
本科院校辦學理念是本科院校內部教學設計的主要基礎,同時還是實現本科院校基礎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性教育工作,也是教育整體改革、教育整體提高人才質量的核心性所在。眾所周知,應用型本科教育包含創新性本科教學和創業性本科教學,兩者應與相關本科院校專業教育之間進行相互融合和借鑒,但此時課程設計卻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和人才培養需求。時間矛盾性和教育對象矛盾性充斥在整個教學結構體系當中。既要滿足學生基礎知識學習需求又要留給學生充裕課后學習時間,顯然這是很難做到的,學生自身社會經驗和學生自身思維空間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所以最終教育效果也會與預期存在較大差異。
四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相關措施要點探究
1.強化教師隊伍、建立教學基地
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需要重點引進有教學熱情、責任心強的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將其充實到教學和管理等崗位上,培養他們成為將來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同時特聘一批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能力、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社會實踐型人才作為兼職教師,從而加強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有效銜接。而不應盲目跟從于其他本科院校去引進博士以上高學歷人才;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提高,鼓勵他們進一步攻讀學位或者提供外出或出國進修的機會,利用學校的實驗室,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對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調整實驗室布局,成立一系列包括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實驗室。
2.優化學習評價指標和學習考查機制
重新設定學習評價指標,及時更新應用型本科院校考查機制,將傳統閉卷考試形式改為開卷考試形式和相應限制性的開卷考試形式等。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行查閱和借鑒文獻資料與考試資料,建立健全應用型本科院校內部教學管理制度,在此基礎上做到有規可查、有據可依,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學規范化和嚴格化以及教學制度化等成為可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起來,這樣才能解決一些實際教學問題,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學生集中受益,從而促進其自身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
五 結束語
經濟發展方式正處更新階段和轉變階段,為了滿足相應的社會需求,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實踐型應用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教育也被重新重視起來。應用型本科院校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利用先天有利條件,緊抓機遇、迎接挑戰,摒棄傳統本科院校內部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緊跟時代步伐,使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模式、教學態度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出相應改變。
參考文獻
[1]吳仁華.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 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和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0(22)
[2]鞏麗霞、胡文慧.論應用型本科院校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變革——兼談法科生就業率[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