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是核心,班級是核心載體。班級的建設與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息息相關,班級建設可以說是一種教育力,這種教育力無形中影響著學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校班級建設教育力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管理、科研等各方面的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高等學校 班級建設 教育力 學生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53-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載體,要著力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等活動,發揮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青年學生,基本的載體是高校各個班級。班級是學生共同生活學習的單元,是學生共同成長成熟的助推力,因此,班級發展建設所表現出的教育力,直接體現出高校的發展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直接教育青年學生,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 現代高等教育班級建設教育力的定義
高校班級建設教育力,是指在班級建設發展環境中,班主任、輔導員、任課老師、學生干部、普通學生等,通過班級管理的方式,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班級教育力對象涉及高校教育的主體,是高校教育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指導者;學生干部是班級的骨干力量,起著模范帶頭作用,是班級活動建設與管理建設的重要執行者與反饋者;普通學生是班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與受益者;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道者,班級建設教育力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各個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但是都有著共同的目標——為班級建設教育力提供著指導與支持。
二 現代高等教育班級建設教育力的現狀
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經歷了由新中國到改革開放很長一段時間,各方面的機制與體制已相對比較完善,但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最突出的表現是在班級建設方面,這種班級建設作為一種教育力不能很好地起到教育與引導學生的作用。
1.高校班級建設發展不平衡,教育力不均衡
各高校、各學院、各班級對于班級建設教育力的認識程度不一樣,對班級的管理方式、方法各樣,因此造成班級建設與發展程度不一樣。
好的班級在學生學習、生活、學生參與活動、組織活動、黨員比例以及班級或個人榮譽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整個班級擁有團結力與凝聚力,和諧與共同發展成為班級同學的同一個目標。差的班級正好相反,學生掛科現象頻繁,留級人數較多,很少人參加學校、學院或者班級組織的活動。
2.班主任的作用發揮不明顯,無法促進教育力作用
按照現有的班級管理模式,每個班級配備一名班主任,負責班級的整體事務,處理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班主任工作是班級建設教育力的核心指導者。但隨著高等教育發展,高校建設的重心也逐漸向科研方面發展。
作為高校教育的一個主體——高校教師承擔了繁重的本科教育教學任務,同時,他們也承擔了較多的科研與實驗工作。一些高校教師為了評職稱或因擔當了很多的校外職務,在思想和精力上對班主任工作沒有重視和投入,相關的班主任保障制度沒有很好地完善,許多工作無法按時順利完成,班級出現了眾多問題,影響了高校的穩定和學生的發展。
3.學生干部在班級教育中起不到帶頭作用,教育力凝聚不夠
學生在進入高校的第一年班級就會健全班委和團支部,完成班級學生干部的選拔,保證班級工作的正常運轉。新班委和團支部學生干部的產生一般都是按照自我推薦和競爭上崗的原則,全班同學集體投票決定。學校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的學生干部招收新人也在進行,表現比較優秀的學生會等這些學生組織。無論是班級學生干部,還是團委或者學生會學生干部通過一年的鍛煉,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包括組織、管理、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業壓力的增大,學生干部出現厭倦的情緒,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原則意識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倦怠,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的感情,在班級中也起不到帶頭模范作用,不利于班級建設。這樣的班級建設教育力就不能通過學生干部這個群體很好地影響普通學生。
4.班級建設目標不清,教育力起不到作用
第一,班級建設的思路不明確,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班級建設的目標,是一個班級未來發展的一個指引和導向,對班級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大學新生班級在進入大學之后,存在著班級間的融合問題,他們對大學學習和生活有一個適應過程,學生中間普遍存在不知所措的現象。因此,同學之間的學習、生活關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錯位。這種錯位容易造成班級建設出現各樣的問題,而且如果班級建設的思路不清晰,則不能形成共同的奮斗目標和方向。
第二,班級建設缺乏自身特色。每個班級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及不同的學習方法。一些班級成員并沒有從班級的大局出發,僅僅從個人的觀點看待整個班級,各自為政,小團體在班級盛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班級建設發展。
第三,班級建設考核體系與評價體系不完善。班級是學校發展的細胞體。在現有的高校管理建設體制中,針對班級建設與發展的考核與評價體系并沒有隨著高校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卻始終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并未真正重視班級建設的發展,管理建設班級也只是靠傳統的手段和方式。
三 現代高等教育班級建設的創新與發展
1.明確班級統一的目標,形成良好的班級精神
班級的目標分兩種: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作為新生年級而言,近期目標更多的是放在如何適應大學學習與生活,更好地促進班級成員間的關系融合;遠期目標就是每個人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做好規劃,為將來走出大學校門做準備。大二與大三班級的學生的近期目標主要是通過參加或者組織班級活動、學生會活動、社團活動等,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遠期目標就是在認識本專業的同時,多進行科研創新與科研學習。大四班級的近期目標應該放在實習與考研方面,在未走出大學校門之前,拼搏一個學年,為自己的工作打下基礎;遠期目標應該是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并對工作做出規劃,做好應對復雜挑戰的準備。
2.培養班級成員的團隊精神,促進班級教育力的發展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團隊成員能夠從大局的角度出發,共同協作,共同服務,共同把團隊任務完成的意識。在班級建設中所體現的班級團隊精神,需要班級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協同合作,共同努力,完成班級目標。
班級團隊精神需要以活動為載體。首先,活動內容本身要符合班級建設發展,符合班級成員之間的興趣,能夠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其次,活動在策劃時,班級成員要進行有效的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吸納別人不同的意見或看法,能夠分清班級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能夠愿意為班級利益而忽略自己的個人利益。最后,在班級活動中,大家互相幫助,面對問題時,成員不互相推脫責任,在榮譽面前不爭搶,尊重別人。
3.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與培訓
學生干部隊伍主要包括班級、院級與校級學生干部。學生干部是在普通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他們在學生心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力和管理組織能力。學生干部是直接和普通同學交流溝通的群體,學生干部素質直接影響到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
學生干部隊伍能夠很好地促進班級建設。學生干部可以在班級中形成一種集體意識,能夠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學生干部在學習、生活、參加活動等方面起著模范帶頭作用,能夠促進和推動班級集體活動的開展,培養團隊意識。由此可見,學生干部隊伍素質在班級建設教育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想加強這個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與培訓制度化、常態化、典型化。學生干部隊伍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學年都在不斷更換,老的學生干部退出,新鮮的血液融入這個隊伍,如何更好地完成新老交替,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相關的制度或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完善學生干部隊伍進出制度,實行學生干部動態化管理。學生干部在選拔過程中,往往是依靠一次筆試和面試,通過走訪和談話的方式,最終確定的。由于筆試和面試不能很全面地了解學生干部的性格與能力,也不能很準確了解學生干部適不適合工作的需要,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進入學生干部隊伍的學生因為個人問題或其他原因,對工作厭倦,或出現消極情緒等,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以及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
第三,樹立優秀學生干部典型,建立嚴格的學生干部考評機制。樹立優秀學生干部典型,可以既讓普通同學在樹典型的教育中,充分學習優秀學生干部的優點,促進班級教育建設的健康發展,維護班級的穩定,又能讓學生干部隊伍工作有著方向和目標,有著神圣的責任感,促進班級的和諧,避免學生干部與普通同學之間的隔閡問題。
4.加強學生黨員群體建設
學生黨員都是經歷嚴格選拔,各方面都符合黨員要求的優秀學生。學生黨員是從普通學生不斷磨練、不斷成長起來的,在普通學生中有不錯的群眾基礎與威信力,加強這支隊伍的建設,對班級建設教育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
對于新生班級建設,大學第一年尤為重要,因此,要管理好新生班級建設,對學校的穩定以及學生學習、就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學院可以組織學生黨員采取在大一新生入學之后,以一名黨員帶5~6名新生的方式,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促進他們班級的建設,讓他們更快更有效地適應生活,建立一個有著共同目標、有凝聚力的班級。
四 班級建設教育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班級建設所體現的教育力,不僅僅靠班級成員、學生干部、學生黨員,還需要班主任、學院輔導員,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校的重視。學校應給予班級更大的舞臺或平臺,讓班級建設所表現出的教育力,真正成為高校安全穩定的重要支撐點和教育點,真正為高校教育教學、科研服務。
參考文獻
[1]羅文陶.淺談高校班級建設的策略問題[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7)
[2]吳佳.管理學視角下的高校班級建設研究[J].大眾文藝,2010(23)
[3]查晶、劉寧.關于新時期高校班級建設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1(3)
[4]高超.高校班級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8(30)
[5]張艷萍.當前高校班級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5)
[6]劉昌海.加強高校班級建設的思考——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3)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