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盞指路明燈,是學生精神上的引路人。高校輔導員要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愛國情懷、道德情操的教育與引領,從而促進大學生成人成才。
【關鍵詞】精神引領 理想信念 愛國情懷 道德情操 成人成才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58-01
高校輔導員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較強的政治原則性、較高的政治覺悟、適宜的靈活性;輔導員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學習能力、管理能力;輔導員富有愛心、責任心;榜樣的示范作用是無窮的,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有助于學生的進步,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大學生的力量,一種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一種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人生道德楷模,一種抗拒平庸,立志進取的永不過時的力量。
一 理想信念的引領
高校輔導員要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讓大學生具備全面發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理想信念作為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它能指導大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塑造高尚的人格,提升精神世界。目前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呈現務實化、個性化、多樣化,輔導員要針對實際,開展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從了解到讀懂再到后來的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地在學習和生活中感悟國家與社會的點滴變化,在前進的過程中領悟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等重要決策的前瞻性和正確性。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當代大學生比較感性,容易受到來自于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誤入歧途,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很重要。大學生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對各種問題尤其是焦點問題興趣濃厚,輔導員要幫助大學生分析熱點問題,提出正確的觀點,引導大學生用理性與辨證的思維分析問題,當代大學生更加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輔導員要關注大學生的困惑,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促使他們成長成才。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高效執行力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學生們善于交流、樂于交流,在每一天的相處中都能各有收獲,傳遞先進的理念和充分的愛心。
二 愛國情懷的引領
愛國主義精神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當代大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政治鑒別力有所增強,但少數學生對深層次的重大理論問題認識不清,輔導員要針對其特點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集體主義教育,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進行各民族平等教育,培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高校輔導員要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以各種各樣的群體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在參與的過程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傳統,開展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集體主義教育,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熱情。輔導員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與改革開放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努力把他們鍛煉成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宣傳者和實踐者。
三 道德情操的引領
對大學生進行精神引領,全面的思想道德素質觀教育尤為必要的。讓新時代的大學生們都能向有道德、有修養,誠實又守信的美好前景更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形成公民意識,養成公民道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養、自覺的行為規范和道德自律,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的基本要求和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現階段,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在大學生中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引導大學生領會集體主義精神,正確認識和處理集體和個人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在為社會和國家的奉獻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大學生的道德品質、誠實守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在高等教育中,有關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倫理觀念的教育尤為突出,是大家產生共鳴的聚合點。
參考文獻
[1]肖昊.教育發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