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就業創業類社團的出現為提高高校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開辟了一個新領域。目前此類社團在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發展瓶頸,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該類社團的指導,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社團成員和社會的聯系,內強機制,外優環境,充分發揮其在就業中的作用。
【關鍵詞】創業類社團 高校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62-01
一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創業類社團現狀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四個就業創業類的社團,它們分別是職業發展協會、就業服務團隊、創業者協會、KAB創業俱樂部。職業發展協會成立于2005年,它以“啟蒙職業規劃意識、促進職業生涯發展”為宗旨,為在校學生提供了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服務,成立九年來,在校舉辦了各種各樣的品牌活動,如“職業規劃訓練營”“職業規劃大賽”“簡歷制作大賽”“公共關系技能大賽”等。就業服務團隊,2003年建立,由就業指導中心統籌,主要成員為九大學院學生會就業部的同學,主要任務是幫助學校及二級學院相關就業部門做好離校手續辦理、企業宣講服務、大型招聘會服務工作。創業者協會成立于2003年,由學校管理學院創業教育中心扶持,主要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企業模擬經營大賽”等活動來提升同學們的創業意識,為在校生了解創業知識創造條件。KAB創業俱樂部成立則通過“KAB創業俱樂部創意大比拼”和“第二屆市區生存挑戰賽”來分享創業心得,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
二 高校就業創業類社團現存問題
1.管理機制不健全
就業創業類團隊雖有規章制度,但協會成員對制度不關心、不熟悉,基本不按照規章制度來管理協會,管理機制基本流于形式。此外,學校對于就業創業類社團建設缺少統一規劃,整體布局不合理。同時,社團的團員之間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組織日漸渙散,缺乏凝聚力。
2.指導老師指導力度欠缺
協會指導老師指導力度欠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些指導老師為學校新晉老師,缺乏相應的就業指導經驗和技巧,指導資格有待商榷。二是有些指導老師雖然經驗豐富,但他們同時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悉心教導。此外,由于學校沒有完善指導老師評價監督機制,指導老師對協會指導的積極性也不高。
3.活動經費缺乏
活動經費缺乏是就業創業類社團發展的重大障礙。通過走訪社團管理有關負責人得知,就業創業類社團活動經費來源主要有三種:(1)學校團委每年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資金多少依據社團規模大小而定。(2)新入會員繳費。(3)通過協商,協會在與其他團體、個人、合法機構達成自愿、合法、有效的合作中所獲得的費用。因就業創業類社團規模基本在20~30人之間徘徊,所以其在獲得校團委資助、新會員繳費收入過程中,得益非常有限。目前活動經費主要通過企業贊助,但這種對企業贊助過度依賴的經費來源方式,對協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三 高校就業創業類社團發展路徑研究
1.優化管理體制
就業創業類社團同屬于就業工作范疇,但卻歸屬于就業指導中心、校團委、管理學院創業教育中心三個部門管理,造成社團職能交叉和導師指導真空。應優化管理體制,將就業創業類社團統一歸為就業指導中心統籌,委任指導老師對其進行指導培訓,合理進行活動安排和資金扶持。
2.加強對指導老師和社團干部的培訓
就業創業類社團目前文化凝聚力不夠,組織比較渙散,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學生甚至教師對其文化內涵沒有高度的認同感,不肯把大量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此類社團的建設中。各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就業創業類社團對其學校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定期邀請企業精英、行業專家對指導老師和干部進行培訓,相信一定能提升整個就業創業類社團的文化凝聚力,促進此類社團活動平穩、有序、良好地開展。
3.加強與校外同類社團的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設立了就業創業類社團,有些學校此類社團設立時間比較早、領導比較重視、組織比較得力,已經成為學校就業工作的得力幫手。學校應加強與此類社團的交流合作,利用協會聯誼會、文化交流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取長補短,共創就業創業類社團發展新局面。
總之,大學生就業創業類社團的出現為提高高校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開辟了一個新領域。目前此類社團在發展中遇到各種的問題和發展瓶頸,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該類社團的指導,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社團成員和社會的聯系,內強機制,外優環境,充分發揮其在就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淑娟.學生社團與大學生就業[J].科學教育家,2008(6)
[2]趙大為.高校職業規劃類社團發展模式探究[J].網絡財富,2010(5):81~83
[3]王源.創建和諧校園文化視角下的高校社團建設——以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世紀橋,2010(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