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的貧困生往往因為家庭條件的拮據而產生壓力,并往往表現為抑郁自卑心理。本文以高職院校內貧困學生的個案為例,探討如何針對他們存在的自卑心理進行輔助,并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
【關鍵詞】個案分析 心理輔導 自卑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64-01
案例:2013年10月24日下午3點,我正在辦公室里修改自己的教案,聽到了敲門聲,我趕緊開門,發現一個個子高高的女生站在我的辦公室門外,一臉無措的樣子,我請她進了我的辦公室,給她倒了一杯水,并沒有急著詢問她,給她足夠的平復自己心情和思考表達思路的時間。她是我所教的會計班二年級的學生王×,她來自甘肅的一個貧困家庭。“真的,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清楚地表達我此刻的心情。”王×說:“老師,我太不順心了,學習上成績不理想,沒有拿到獎學金,盡管我非常需要這筆錢。前段時間,我競選班長職務,結果以幾票之差敗北。競選的失敗對我打擊很大,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心里越來越感到自卑。我真無能,我太笨了。從小學到中學,我學習一直很優秀,一直是父母的驕傲。父母為了供我上學,也都來河北打工了,我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方便父母就近照顧我,就轉來了河北上學,因為家里經濟條件有限,我便就讀了職業類院校,想著在這里鍛煉自己,學些技能,早點工作掙錢,可現在,我在學校的表現卻不像自己想象得好,我有些后悔來讀書了……”她一邊說一邊哭,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慢慢地講,不要太激動。一會兒,她不哭了,繼續說:“前幾天母親來電話,說父親又舊病復發住院了,這病一發作就不能干活,這已是第三次住院了,我恨不得馬上回家,恨不得自己會賺錢,治好父親的病。現在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不知道怎么做才對得起父母,我整天想著這些事情,已經沒有辦法再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了,本來我還擔任著經濟法課的課代表,現因為在經濟法課上總走神,被老師批評了好幾次……”講到這里,王×明顯地說不下去了,雙手捂著臉,頭垂得很低。我走過去,輕輕地把她的頭摟過來,靠在我的身上,她像找到依靠一樣,摟著我的腰開始放聲大哭。她哭了一陣子后,又開始述說她心里的煩惱,講到傷心處就停下來哭一會兒,每次我都耐心地傾聽和安慰她,我知道現在的她需要的不是說教,而是傾訴。這樣說一會兒哭一會兒,一個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之后,王×的情緒平復了很多,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您不會笑話我吧?”我笑著說:“怎么會笑話你呢,你來找我,說明你信任我啊,我很感動,以后只要有想不通的時候就來找我,我們一起解決問題!”之后,王×有些愉快地離開了我的辦公室。
很明顯,王×的問題屬于“抑郁自卑心理的反應”。什么是抑郁自卑心理的反應呢?就是指當人遇到了自己難以處理的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產生的著急和焦慮甚至造成心情低落,進而懷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的情況。這種情況嚴重的會導致對自己徹底地失望,進而輕生。要想幫助她走出抑郁自卑的陰影,首要的是要找到造成這一陰影的原因。首先,學校的生源90%都來自本省,在班級里,只有她是外省的學生,生活習慣與口音都與大家不同。其次,她父母是外地打工者,收入有限,她的生活很節儉,但是當她看到室友的父親開著轎車接送,還送孩子手提電腦,她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家庭的貧苦,進而帶來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的差距,她開始產生了自卑的心理。由于自卑,她不喜歡和同學們交往,總怕招來別人的冷眼和嘲笑,并拒絕參加很多集體活動,她甚至覺得自己的家境幾乎決定了她的前程。再次,王×從小學到中學,學習一直很優秀,學習成績的優異帶給了她很強的成就感,但進入職院之后,除了學習好以外,還要有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核(包括社會能力),這是她以往的生活里所欠缺的鍛煉的內容,這讓她產生了對自我認識前后之間的落差。最后,父親重病復發急需幫助與自己無能為力的矛盾沖突,讓她心力交瘁,越著急越使情況惡劣,抑郁和自卑就越嚴重。
通過對問題原因的分析,使我能夠更好地對王×進行幫助。首先,我定期對她進行了心理健康測試,及時地、高頻率地關注她的心理狀態,并對心理測試結果加以分析,要求班級同學給予她關心與關注,與我一起對她進行心理疏導,使其盡快走出心理陰影。其次,我密切關注王×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經常與她進行溝通與交流,真正深入貧困學生群體,與同學進行座談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師生友誼。最后,從她自己的心里認知入手,幫助她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用一篇《迎著風與自己賽跑》的小寓言,引導她要注重自身的提高,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特長。
通過與班級同學的交流,我了解到王×的鋼筆字寫得很漂亮,在課間我找她幫忙寫通知,后來推薦她加入了學生會組織,并經常找她談心,請她對學校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對于她提出的好建議和好想法,我鼓勵她做成策劃書,落實到具體的實際中,并要求她出現問題及時與我和同學溝通。在這種方法的鼓勵下,王×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了。接下來,我進一步從具體行為上幫助她,與她一起制定學習計劃,注意勞逸結合;為她聯系成績優異的同學幫她補習功課;讓她多回家看看,積極關注她父親的病情,組織同學們私下進行了捐款,用學生們的微薄之力幫助她。就這樣,王×成功地參與到后來學校的許多活動中,并因此結識了更多的朋友,終于大家又可以看到她那久違的笑容了。
通過這位女生的事例,我充分認識到貧困學生是在校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經濟困難及由此帶來的各種問題,使他們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承受著不同于其他大學生的身心壓力,并逐漸形成一些心理問題。這些負面心態使貧困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并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我認為,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導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及時地讓他們擺脫家庭條件對他們的影響,不能正視貧困、擺正心態,那么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難一帆風順。因此,貧困生的教育工作不只是要在經濟上對他們進行幫助,還要在心理上進行輔導,在思想上進行引導,在行動上給予支持,幫助他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