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門新興的語言學研究門類,話語分析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在經濟全球化和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的直接干預下,話語分析開始在各個領域表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從社會學角度對話語分析進行研究,既促進了話語分析的快速成長,也加快了社會學發展前進的腳步。
【關鍵詞】社會學 話語分析 研究流派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80-01
從社會學的角度對話語分析進行研究,是話語分析研究一個最為重要的領域。作為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話語分析在社會學領域的應用,不僅給話語分析本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科學的快速發展,開辟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新領域。
一 話語與話語分析
1952年,哈里斯在 Language 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Discourse Analysis的文章。以此為起點,話語分析正式進入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視野。在此后60多年的時間里,話語分析乘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截至到今天,已形成一個系統的研究體系。
話語這一定義,因研究角度的不同略有差異。迄今為止,學者們仍然未能給出話語這一概念準確的定義。單純從語言學角度來講,話語主要是指大于句子的意義單位。學者們更加傾向于將話語分析研究看作是一種對語境中的語言如何正確地應用于交流所做的一種專門研究。由此不難看出,話語分析自其誕生之日起,便已確立了與語言學的親密關系,無論是在理論框架的學理建構上,還是在具體研究方法的探索與實踐上,話語分析都受到了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諸多語言學門類的影響。
目前,話語分析開始向語言學之外的社會學、教育學、歷史學、經濟學、生物學等諸多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延伸,它一方面從中吸取成熟、先進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發展帶動了這些社科門類的進步。
二 具有社會學烙印的話語分析流派
1.交際民族志學
交際民族志學,就是把民族志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與話語分析進行結合的一門科學,主要是從人類學(主要是民族學)的角度對話語分析進行研究。交際民族志學的研究重點在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際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言語集團、言語區域和言語網絡三個由小到大的言語概念。
在交際民族志學看來,有共同的語言是一個民族形成的基礎性環節。一群社會人,在共同的語言環境下會逐漸組成一個統一的言語集團,如以維吾爾語為基礎發展形成的維吾爾族就是一個言語集團。數個具有歷史淵源的言語集團進行整合,就形成了一個主線引領下的言語區域,如維吾爾語、蒙古語、突厥語共同形成的阿爾泰語系就是一個語言區域。語言區域進一步擴展,就組成了言語網絡。
2.互動社會語言學
互動社會語言學是在交際民族志學的基礎上產生并逐漸發展的,具體指研究會話參與者將對方的語言經過大腦的加工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內容之后,對對方的言語做出積極或消極回應的互動過程的一門語言科學。與交際民族志學等學科相比,互動社會語言學產生的時間較晚。
社會是由無數個個體組成的,話語分析的終極目的,就是更好地方便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社會之所以為社會,其根基就在于這些個體之間錯綜復雜的聯系和相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互動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重點在于探尋話語與肢體語言在個體交流中的作用以及這些語言與對話雙方的教育文化背景的相互影響和具體聯系。高度重視語境在語言交流中的作用,是互動社會語言學與其他話語分析門類的一個最核心的區別。在互動社會語言學看來,語言與語境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之間互為鋪墊,語境制約著語言,但語言又提供了語境。同樣的語句,在不同的人眼里之所以有不同的釋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處的語境不同。
3.批評性話語分析
批評性話語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傳統話語分析流派進行批判的一個分類。批評性話語分析對傳統理論進行批評的基礎,就是給傳統的話語分析門類通通打上政治的烙印,它試圖從社會學、語言學、教育學等多個角度批判統治階級控制下的意識形態對語言交流和發展的阻礙作用,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傳統語言對政治的亦步亦趨和趨炎附勢。
簡單來講,凡是與政治有關的語篇都在批判性話語分析的研究范圍之內,主要集中在由官方直接制定發布的法律法規和官方文件,以及那些受官方控制影響下的書籍、報刊、電臺、網絡等。通過對這些政治性話語的分析,批判性話語分析試圖揭示出統治階級通過掌握話語來維系其專制統治的實質。
三 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學角度的話語分析研究必定會向更深的層次推進。隨著社會學與話語分析的不斷融合,必將促進話語分析的快速成長!
參考文獻
[1]劉立華.傳播學研究的話語分析視野[J].國際新聞界,2011(2):31~36
[2]楊增成.話語分析的社會文化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07(11):147~150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