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寫作練習相對較少,致使學生寫作水平低。為幫助學生接受英語思維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對語言要素的整體把控能力,本文簡要闡述了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寫作 培養 提高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083-01
學生在應試教育過程中的學習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同樣,大學生的英語寫作學習也長期處于被動狀態。本文通過分析寫作問題的本質,敘述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分析問題的原因,根據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為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出相應的方法與建議。
一 寫作問題的表現形式
1.詞匯量
即便是大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仍存在詞匯方面的問題:不足的詞匯量、錯誤拼寫單詞及不合理使用單詞。另外,在通過英語詞匯表達漢語思維時,無法有效遷移,致使學生無法在寫作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2.句型使用
無法靈活使用句型是導致學生寫作水平低的主要原因。與邏輯不符、語法錯誤、破句頻出等問題不勝枚舉,與此同時,學生對習慣用語和經典句型的掌握也不夠到位,致使無法在寫作過程中得心應手。
3.段落問題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會通過承上啟下的方式銜接段落,只是拘泥于成規,將句子機械堆砌,致使段落之間沒有良好的過渡,邏輯性不強,甚至出現條理不清、語意不明等問題。
4.認識問題
對于英語寫作,如果學生認識不到位,也會影響寫作水平的提高。如有些學生懼怕寫作,因而排斥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甚至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如果能找出問題的本質,就能提出解決方案,從而克服難題。教師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二 英語寫作訓練中的原則
1.漸進性
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從易到難,從字詞、句子、段落等三個方面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在初期的英語寫作訓練中,教師應注意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加緊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另外,在學生初步掌握基本句型、典型句子并能寫出完整句子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書寫篇幅較小的文章,然后再要求學生書寫篇幅較長的文章,寫出更好的文章。
2.多樣化
寫作內容多樣化,可根據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通過抒情、議論、敘述等方式練習英語寫作,提高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還可以用續寫故事、改寫文章、仿寫課文等方式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安排各種寫作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結合性
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學生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聽和讀掌握語言技巧,從而了解英語的思維模式;可以通過說和寫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寫作水平。另外,讀與寫的結合能幫助學生提高模仿能力,學會揣摩原文作者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將漢語思維有效地遷移,并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4.控制性
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輔導前,應首先控制漢語思維的發展,從而讓學生接受英語思維。英語寫作不是自由表達隨心所欲,而是模仿外國人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控制學生的漢語思維,盡最大可能讓學生掌握并習慣英語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三 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方法
1.記筆記和寫日記
學生通過記筆記的方式,能更好地儲存課堂信息,組織教師的教學內容,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另外,通過寫日記,不僅能加快學生漢語思維的遷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從寫作流暢度判斷自己的寫作水平,從而根據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案,如果發覺詞匯量不夠,就要加強對單詞的記憶;如果語法出現錯誤,就要努力掌握句子的語法結構。
2.背誦經典文章,掌握“萬能”句型
學生在背誦經典英語文章的過程中,不僅能記住一些高頻詞,還能掌握大量的習慣用語。
3.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了解外國文化,閱讀原版英語名著,從而更好地接受英語思維模式。同時,教師也可以提醒學生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在了解差異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西方文化,從而更靈活地運用英語知識進行寫作。
綜上所述,英語寫作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不同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加強寫作訓練,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程茜.談談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9):3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