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作為一門極具人文性質的學科,不論從語言表達的角度還是從文化傳承與傳播的角度來看,都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夠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方式不斷向理性思維過度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抓住初中生思維的特點,有方法、有目的地培養初中生的想象力,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從初中生培養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地提高想象力的方法等方面來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活動 想象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24-01
在教育改革以前,中國的義務教育階段一直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無形之中遭到扼殺,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自我與個性。應對這種情況,國家提出教育改革,在新的教育改革標準下,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提到一個高層面。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求繼續培養和發展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方式和習慣。
一 想象力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科學家愛因斯坦有這樣一句名言: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兒失去翅膀。人類的發展與進步的歷史是人類不斷利用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發展的歷史。縱觀人類世界發展史,每一次社會的重大進步和發展都和人類社會的重要發明有著深遠的關系,因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想象力是其存在于發展的重要支撐。語文教材上的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作者通過想象發揮和創造出來的;學生每一次與老師共同完成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都是領會作者的想象與思考的過程;學生閱讀作品或進行文學創造的過程,就是學生進行想象和再創造的過程。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想象力的培養放到日常教學工作中。
二 初中語文階段有效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
1.以閱讀為基礎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和環節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好評。杜甫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去作品中感受,就無法從作品中收獲。想要學生了解想象力如何在具體的作品中發揮作用,教師就必須在作品中給予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對于語文教材上的作品,教師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閃光點。如在學習歌頌愛國情懷的作品時,要善于從學生的自身情感經歷上引導,讓學生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同時學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不同類型的情感感受。另一方面,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力較豐富、文學性較強的作品,而不是將課外閱讀限制在字詞的理解與學習上。只有教師在閱讀要求上加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學生才能夠在閱讀中收獲想象力。
2.給想象以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就必須先讓學生有所想,然后才能讓學生怎么想。想象并不是空穴來風,要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必須能夠給學生以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想象的素材。初中生的年齡有限,生活經歷與經驗較少,可供他們進行想象的空間相對匱乏。針對于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尋找想象的素材。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的細節中尋找想象發揮的空間,還要引導學生到戶外尋找想象能夠生根發芽的地方。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想象不過是把許多次數、許多方面所觀察得到的融合為一,團成一件新的事物罷了。假如不以觀察為依據,也就無從談起想象的作用。”其次,教師要注重知識的積累與創造。在培養學生觀察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認識到的事物的知識性的講解,以及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與遷移。
3.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因此在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時要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盡可能地豐富、生動、活潑;在教學內容上,要盡可能地多樣化、具有發散性;在教學手段上,可借助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想象的重要性以及想象能夠發揮的方式。通過如此的言傳身教,幫助學生達到想象的水平多層次地發展。
三 結束語
想象力的培養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耐心。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引導,將想象力的培養融入具體的語文教學環節中;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體會學習的過程,切忌急于求成。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傾入更多的心血,學生才有更多的機會在想象力的培養和發展的路上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楊桂蓮.淺議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大觀周刊,2011(30)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