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號召下,素質教育呼聲越來越高,對個人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1世紀是一個競爭的年代,沒有創新能力就意味著沒有競爭力,無論是對于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面對未來的發展,創新能力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物理學科,尤其需要善于發現新事物、新知識、新方法的眼光。
【關鍵詞】中學物理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44-01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創造能力為根本目的的教育。當代教育改革,是一項帶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教育改革,它鼓勵新思想、新方法、新動態,極大地鼓舞了創造新思維的訓練,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物理知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物理教學的成功,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綜合國力,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學生的創新潛能,樹立其創新意識,通過創新理念的學習,從而發揚創新精神。
一 解放思想,樹立創新意識
雖然素質教育的呼聲不絕于耳,但由于應試教育的現狀,不可能短時間內完全根除。以分數高低評價學生能力、以升學率高低評價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現象仍然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創新能力的產生,阻擋了創新性思維的發揮。因此,廣大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武裝思想,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建立多元化的教師評價制度,激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熱情,激發創新意識。
在中學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勇于質疑,多方位、多層次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網狀化知識結構,以達到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
二 重視實驗教學
演繹、推理是物理學科學習的基本思想,物理學中每一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成立都與實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引導者的功能,為學生創造有益于創造性思維產生的條件。結合實際情況,將教材內容中的部分驗證性實驗轉變為發現性實驗,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素材,反復試驗,創造新實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養成善于觀察、勤于發現的學習習慣。
三 重視課外積累
學生廣泛參與課外活動,有益于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鍛煉學生觀察、動手、動腦、分析能力,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課外活動是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如牛頓通過蘋果落地這一最尋常的現象,發現了地心引力定理。科學家的創造發明看似不經意,其實是日積月累的成果,他們善于抓住身邊的小事,勤于動腦思考,遇事習慣性地多問幾個為什么,正是這些在別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成就了他們的偉大構想。教師可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鼓勵他們多參與小制作,多研究小發明,擴大視野,激發創造靈感,通過課外活動積累創造發明的素材,為培養創新能力做鋪墊。
四 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組成了學生的成長環境,教師要善于組織協調各種教育影響,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營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氛圍,友好的人際關系,真摯的感情,能有效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生的創造靈感,鼓舞學生的創造斗志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最佳狀態。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頑皮、大膽的特征,研究表明,越是發散性思維較強的學生,這些特征在他們身上表現得就越明顯。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堅持激勵原則,切忌過分約束學生的行為,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五 革新教學方式
教師不僅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課堂上,善于發現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手段,可提高教學效果。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善于運用新事物,在教學中有效融入多媒體設備,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全新的思想提升自我。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要仔細研究多媒體的使用方法,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使其發揮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最大作用。同時,教師應有勤于鉆研新事物的精神,不斷加強自身專業修養,提高業務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要求,才能擔負起為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接班人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周維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陳建東.淺析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4)
[3]張建明.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