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高中計算機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高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的策略,以期提升高中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 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62-01
一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現狀
1.教材方面
由于大部分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知識,因而在進行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時,不少學生像是在聽天書,不能充分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加之計算機教材內容嚴重脫離實際,專有名詞太深奧,學生在課堂上很難消化吸收,嚴重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和質量。
2.教育模式
由于高中期間教師和學生都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備戰高考上,注重基礎課的學習,忽略了對計算機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師也會占用學生的上機操作時間。在有些家長和教師眼中,計算機的教學很容易使學生陷入游戲之中,學生不能很好地自制,因而對計算機的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操作能力較差,甚至缺乏基本的技能和知識儲備。
3.教學設施
計算機的發展日新月異,軟件硬件的更新換代都很快,高中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對各類圖形進行處理,學習軟件和動畫的基本制作,教學的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實踐和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但由于教師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忽視,只是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因而導致學生不會操作計算機,學校的計算機設備也不具備更新換代的能力,很多設施和設備還相當陳舊。
二 教學改革的方法
1.提升教師素質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計算機的專有名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時,教師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合理設置問題,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且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這不僅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也能提高教學質量。
2.培養學生興趣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學會進行基本的操作,能明白教師在講什么,理解課堂內容,不需要掌握復雜的編程等理論內容。對高中生來說,計算機是一門鍛煉自身動手能力的學科,對于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有很大作用,學生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培養自己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在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文章的寫作,制作校園微視頻、微動畫等,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適當放松一下,轉換一下思緒,可以把日常生活制成小動畫,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請教師進行點評。
3.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課改的指引下,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應結合高中生思維活躍的特征,通過計算機活動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通過編寫實用的教材內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同時,結合學生的愛好特長,開辦計算機知識競賽,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文字處理能力以及對于操作系統的掌握能力。
4.改善教學氛圍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不顧學生的感受,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沒有生機和活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傾聽學生的心聲,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流,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合理引導,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動力。如在學生學習PS技術時,可以通過舉例,把圖片進行前后對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觸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喜歡學習、自主學習。
三 總結
通過對目前高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了其中的一系列問題,如教材晦澀難懂的問題、教育模式問題、教學設施落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革的一些措施,從教師、學生、教育理念上改變這些現狀,以期能促進高中計算機網絡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白東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計算機課教學分析[J].電子制作,2013(12):99
[2]彭書紅.高中計算機課堂有效性教學初探[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3(10):20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