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調查統計,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學業負擔重、身體素質的限制、體育課枯燥乏味、教學內容單一守舊等原因,導致高中生的運動興趣不高,大大影響了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為此,本文主要從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完善體育教學的硬件配套、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因材施教以及實施多層次的評價標準這五個方面闡述了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措施,以期能有效地激發高中學生的運動興趣。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 運動興趣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71-02
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在體育教學中,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縱觀當前高中體育的教學現狀,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且文化課程較多,學生更多的是待在教室里看書做題,很少參加體育運動。據調查統計,導致高中生運動興趣缺乏的原因有:學業負擔重、身體素質的限制、體育課枯燥乏味、教學內容單一守舊、體育教師技術水平差等。隨著新課標的逐步深化,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其能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是許多工作在一線的高中體育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之一。本文就如何激發高中生的運動興趣,提出幾點措施。
一 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體育課堂上,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師上課馬馬虎虎,對學生放任自由,講解含糊不清、示范動作不準確、不協調、不優美等,就會誘發學生對體育產生厭學行為;而課堂上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準確、熟練、輕松、優美地進行動作示范,且語言生動、風趣幽默等,學生就會很快領會動作要領,可引起學生對動作的直接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教學素質,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條件。
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具備較好的運動能力和淵博的體育知識,在教學中能準確地示范動作,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如在教學籃球時,教師如能準確、熟練地示范一個“三步上籃”的動作,就能給學生起到榜樣作用,使其躍躍欲試。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場地器材變化,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新穎、新鮮多變的教學方法,并合理布置場地器材等,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
二 完善體育教學的硬件配套
體育課對體育器材的要求比較高,但學校體育器材在配置上不盡如人意,使得體育設施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從而限制了體育課的正常開展,不僅挫傷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使學生喪失新鮮感而失去了運動興趣,大大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因此,要想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需要學校加大對體育場地和設備的投入,根據學生的需求開設體育項目,引進先進的體育器材,并改善場地設備條件。如果遇到體育設備和場地實在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體育教師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引導學生自制器材。如利用廢舊的羽毛球作輕物投擲;用稻草、舊編織袋制作墊子;校園里的水泥道沿,可以替代平衡木,讓學生在上面練習平衡走等。
三 采取豐富多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由于高中生普遍具有好動愛玩的特點,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豐富多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如在進行耐久跑的教學時,教師可采用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及自然地形跑等方式,并結合小組比賽、趣味游戲、互動練習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輕松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另外,可采取情景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將快樂體育教學思想融入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如在一節足球課的準備活動中,筆者采用了繞桿接力的游戲比賽,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一個球,一共10個桿,兩組第一個繞桿的同學聽教師的哨聲從同一條線上出發,繞到最后一桿時再繞回出發點由下一個學生接替,中間不能漏桿,依次類推,先繞完桿的組為獲勝方。游戲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并在游戲過程中明確了學習的目標,身體也得到了有效的放松。
四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在性別、身體素質、基礎條件、自身體質、自身興趣上存在差異,對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能接受程度和知識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差異,進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一般,在教學中進行因材施教,有以下幾種方式:(1)按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進行分組。如在學習縱箱分腿騰躍時,針對運動技能水平較高、體質較好的學生,縱箱定位正常高度;針對運動技能水平一般、體質較差的學生,可適當降低器械高度,以消除他們的恐懼感,并激發學習興趣,最終順利完成學習任務。(2)根據教學內容來分組。如在學習武術時,針對具有一定武術基本功、協調性和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熟練地完成武術動作,且在此基礎上創設一些新的武術動作;針對運動能力、協調性和體質一般的學生,要求完成基本動作加上眼神與節奏的配合,要做到形神兼備、內外合一;針對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柔韌性、協調性都較差的學生,要求其完成基本動作即可。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其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