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學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本研究對近十所大學的就業中心教師以及教育部等政府機構的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結構化訪談。訪談內容包括: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重要性的看法,對開展形式、內容、時間的建議,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困難。訪談結果表明,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對其內容、形式與安排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
【關鍵詞】高中生 教育 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3-0192-02
當代高中生不僅承擔著繁重的學業,同時也面臨著文理分科、升學或就業以及進入大學專業方向的選擇,這些選擇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在媒體、教師、家長的影響下,大部分高中生把目光局限于學業本身,很少關注生涯規劃,思考人生的發展方向。很多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并不分析自身的優勢和興趣愛好,盲目跟風,報考熱門的專業、學校,進入大學后才意識到所選專業并不適合自己,卻很難重新選擇。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對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潛能研究中心就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專業學習現狀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840名大學生中,有42.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有65.5%的學生表示如果有可能,將另選專業。
一 研究現狀與涉及內容
此次訪談調查旨在了解社會各方面專家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看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為今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推行、發展打下基礎。本研究的現實意義是幫助高中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提高學生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同時為國家節約教育資源,促進社會進步。
1.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現狀
目前,已有一些專家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必要性、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探究。同時也有文獻對比中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找出差距,旨在學習借鑒發達國家較完備的教育體系。我國高中生涯指導工作開展范圍非常小,從地域范圍講,只有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區的部分高中開展了生涯指導工作,且多出于課題研究的需要,其他地區還沒有生涯指導課,也無持有職業指導師資格證的教師。由此可見,高中生涯教育并未受到廣泛關注,覆蓋率很低。高中生畢業后或直接進入職場或升入高校,是我國人才和勞動力的后備力量。他們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不但決定了其個人的職業發展,還影響著我國人才與勞動力隊伍的整體素質以及社會的穩定。總體來說,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選擇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個人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礎。
提升高中生涯規劃意識的對策包括:(1)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2)加強宣傳,使高中生涯教育深入人心;(3)加強生涯教育機構和師資隊伍建設,切實開展工作;(4)注重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和職業觀;(5)組織中學生制定生涯規劃,實施差異化教育。
2.訪談對象及涉及內容
本研究歷時兩個月,積極聯系各方專家進行訪談調查,受訪者包括:政府部門負責人、社會專家、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老師、高中生涯規劃教師,共計13位老師。
本次訪談調查為結構性訪談,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對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的看法;(2)對生涯規劃教育的建議(包括:需求內容、開展形式以及時間安排);(3)生涯規劃教育對高中生的預期影響;(4)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前景;(5)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滿意度及原因。通過對這五方面內容的探究可以了解專家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看法,并總結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二 分析結果
本文對13位被訪者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訪談。各位教師一致認為:高中生普遍對職業沒有深入的了解,對于人生的發展目標非常模糊,對于所報考的專業及工作方向沒有足夠的認識,非常迷茫。很多高中生并沒有意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因此宣傳普及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1.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被訪者均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中學不僅數量少,且沒有受到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的重視,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欠缺會導致學生不了解大學的學科專業,對其存在偏見,這會對今后的職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有三位教師認為:目前國內的生涯規劃教育是進入大學后才進行的,使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教師不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其專業;大學教育不在于發現自己適合做什么。雖然不同年齡段對于職業的想法可能不同,但基本的人格特質在不發生重大變故的情況下是不變的。因此,
在中學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在談及出現此類狀況的原因時,北京大學就業中心提出以下兩點:(1)現在大部分中學生的唯一目標是考入重點大學,對于從專業到將來從事的職業之間存在的關系沒有清晰的認識。(2)現在高中生選擇志愿時,主要聽從教師和父母的建議,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理想很難得到體現。
2.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高中生的意義
所有被訪者都認為在高中進行生涯發展規劃教育有必要:首先,由于進入大學后已經確定了專業,此時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只能基于學生所在的專業進行,而在高中可以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其次,每年都會有一些新興行業出現,需要及時把相關信息傳達給高中生,增加其選擇空間。同時,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應盡早對學生進行生涯發展規劃教育,一些西方國家從小學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職場認知體驗以及生涯規劃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職業發展規劃課程講得越早越好,越全面、越透徹、越深入越好。
生涯規劃教育對高中生的意義有以下觀點:三位教師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專業更好地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四位教師提出生涯規劃意識的提高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有幫助;有四位教師表示結合大學專業與職業可以使學生了解某一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七位教師認為生涯規劃教育可以使學生與專業之間的相互選擇更加順暢,避免盲目性。
圖1 高中生職業發展規劃教育的影響
3.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建議
訪談通過了解高中生對生涯規劃的需求內容、開展形式以及時間安排三方面的建議,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第一,需求內容。此次訪談調查了解了各位專家對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安排的建議,其中一位教師指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有三方面應加以重視:(1)將學生的專業選擇與日后職業的發展方向相結合進行講解。進入好大學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2)為高中生講解當前我國蓬勃發展的或有較大發展前景的行業以及職業發展的趨勢,同時對常見的職業以及職業的分類進行詳細講解;(3)為高中生講一些生涯規劃指導理論和發展的知識,以及一些比較常用的測評方法。
圖2 對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內容的建議
第二,開展形式。在訪談調查中,各位老師就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形式發表了意見,提出五種開展模式:(1)以課外實習實踐活動、參加專題沙龍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2)請各個行業中的專家進入學校,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3)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走入社會,對各行各業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環境進行實地考察;(4)對教師與家長進行培訓,使生涯規劃教育貫穿于中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5)請生涯發展規劃師開展系列講座,以授課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但也有教師提出完全將職業發展規劃開為理論課程會占用過多時間,同時也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有六位教師提出要增加這方面教育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圖3 對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形式的建議
第三,時間安排。在訪談調查過程中,研究了解了各位教師在生涯規劃教育的時間安排方面的建議。其中有兩位教師認為應在文理分班前進行,有利于學生選擇文科或理科;有六位教師提出應利用假期時間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
4.存在的問題
由于國內教育制度不夠完善,高中生學業壓力持續增加,社會總體對生涯規劃不夠重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推行仍存在一些問題。在訪談中,有老師質疑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可行性“職業發展規劃教育不是一兩節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貫穿于高中生的生活學習中,而這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難達到。這需要任課教老師不僅傳授高中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給學生灌輸本專業在大學中的課程,及未來的研究方向等。在目前來看,高中生高考壓力非常大,專門拿出時間進行培訓不現實”。
三 建議及結論
本次調查研究以結構化訪談的方法,了解各位教師對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看法,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礎。此次調查的訪談對象僅包括與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專家學者,并未調查作為服務對象的中學生對高中生涯規劃指導的需求,以及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對其看法與建議。日后可以針對高中學生、學生家長以及高中任課教師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高中學生對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學生家長對此類教育的預期,以及高中任課教師的看法,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設計與實施提供數據支持。
本次訪談中,各位教師認可了生涯規劃教育對高中生未來的發展存在積極影響。但由于缺乏社會引導,教師和家長缺乏此類教育的意識,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亟待提高。同時,各位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安排、開展形式以及時間安排三大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由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在操作層面有不小的難度,需要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社會以及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全面認同、支持與協作才能順利落實。
參考文獻
[1]李亦桃.美國生涯教育初探[D].西南大學,2005
[2]安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生涯輔導[J].消費導刊,2010(8):139
[3]董孟懷.淺談高中生職業生涯教育[J].中小學校長,2009(11):39~41
[4]羅利德.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探析[J].傳承,2010(24):138~13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