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促進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是提高高校教師素質、保證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如何從學校本位出發,為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呢?本文就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試圖從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我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等方面,對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梳理,以期為以后的研究打下理論基礎。
【關鍵詞】學校本位 高校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040-02
近十幾年來,隨著人們對教育質量的重視,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然而,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長期以來,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學,雖然近幾年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逐漸增多,但從學校本位出發來研究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還相對比較缺乏。
為了解中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從學校本位出發,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議,我們對國內現有的有關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文獻進行了閱讀、篩選、分析、歸納,試圖從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現狀、中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等方面將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梳理。現將主要文獻綜述內容如下:
一 中國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
在現有的文獻資料中對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還是比較少的,并且已有的文獻資料大多是從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解析、框架、立論基礎和行動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
鄭東輝在《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解讀》中認為“學校本位主要有三種理解: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組織概念,只有把這三種理解聯系起來,才能揭示學校本位的本質,即學校本位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建構學習共同體為載體,學校自由支配各種教育資源,為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謀福祉,并為發展的結果負責。綜合起來,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就是學校運用專業權力,自主配置教師專業發展所需要的資源,為教師提供專業服務。”并且崔允漷在《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框架及其意義》中指出了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涉及的三個要素:需求驅動、專業合作和支持制度。
也就是說,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內容是:學校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及特點,在學校中制定實施一些措施及方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但并不是學校的任何措施都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在《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立論基礎》中,柯政通過論述得出“在恰當的機制支持下,組織內部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與研討是完全可以生產出足以令組織卓越發展的知識的,而組織中的個體也會因為這些知識的生產與交流獲得專業上的進步。”而這個“恰當的機制”是什么還值得我們去探討。
同樣,對于如何立足于學校本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者胡惠閔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套包括形成“壓力圈”、建立平等的交流渠道、形成教師反思機制、構建以“診斷—改進”為主旨的教師評價制度、引進大學文化中的積極因素等五個方面的行動策略。
綜上所述,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指在學校里發生,主要依靠學校內部資源,并主要為了學校自身發展需求的教師專業發展,并且要立足于學校本位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僅要基于教師自身的興趣與需要,還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予以支持,而且還要在“恰當的機制”下,調動各種因素,促進教師的合作與交流。
二 中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張以及人們對教育質量重視的現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問題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涵義、存在問題以及發展途徑等方面。
1.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涵義
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是什么?資料顯示國內學者對這一問題并沒有達成一致,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類:(1)潘懋元認為,一般意義上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涵:學術水平、教師職業知識與技能、師德。(2)周鴻,鄭仁倫認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應包括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3)陳衛東認為高校教師專業內涵包括: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專業知識與精神。
黃玉新在《論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中認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是指高校教師個體作為專業人員,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心理品質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較成熟的發展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師的過程。因而可以認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過程,通過各種方式,幫助教師在專業知識、能力和個性等方面得到發展與成長,使其能夠勝任教學、輔導、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
2.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事物的發展總是受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同樣,影響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也包括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外因包括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內因主要是指教師自身。
錢海娟、崔岐恩認為,就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而言,主要受主觀因素(個人價值取向、專業知識及教學技能、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身心健康發展)和客觀因素(生活環境、教學科研任務、有效的激勵機制)的影響。從大學教師的現狀與特點來看,教學、科研、職稱的壓力;職業道德敗壞;整體素質不高、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三大方面的因素制約了教師專業發展。
3.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
一般而言,國內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外在的影響,指對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培訓和提高,它源于社會和教育發展對教師角色與行為改善的規范、要求和期望;(2)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是指教師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師的自我角色期望、需要實踐和追求。有人提出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提高我國高校教師素質,必須在觀念層面、制度層面和教師行為層面采取綜合措施;也有人認為通過完善政策,改革機制和發揮主體意識,促進自我發展,“內外兼修”地促進高校教師專業發展。
綜上所述,在現有的研究中,已基本涵蓋了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方面,如內涵、主要內容、致因以及發展途徑;而且尋求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也多樣化,如從制度層面、觀念層面、利用信息化技術、基于網絡等途徑。教師專業發展是高校教師質量建設的根本措施,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是保障和提升青年教師質量的核心所在。現有的研究中,已有部分研究涉及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但從學校本位出發,研究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文章還沒有。
參考文獻
[1]宋蘭香.我國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08
[2]鄭東輝.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解讀[J].教育發展研究,2011(18)
[3]柯政.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立論基礎[J].全球教育展望,2011(9)
[4]潘懋元.大學教師發展簡論——在第四屆高等教育質量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稿[J].國際高等教育研究,2007(1)
[5]鄭倫仁、周鴻.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及其自我實現途徑研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6]王靖、陳衛東、劉衛春.媒介素養與高校教師專業發展[J].長春大學學報,2012(1)
[7]黃玉新.論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J].知識經濟,2009(9)
[8]錢海娟、崔岐恩.試論高校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4)
[9]李旭帥.學術腐敗凸顯高校困境——促進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研究[J].作家,2007(12)
[10]羅承.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17)
[11]李春梅.我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7)
[12]朱柏萍.“內外兼修”促發展——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思路[J].法制與社會,2008(15)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