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秉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保證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充分發揮,彰顯其作用,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關鍵詞】以人為本 大學生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043-01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把以人為本的思想放在突出位置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做好大學生的教育、管理等相關的工作,為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一 以人為本的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需要將和諧社會中的內容進行充分利用,并不斷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學生的管理工作。要將學生作為工作的重點,不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條件,讓學生更好地在學校中學習和生活,使他們進入到社會中能夠有充足的競爭力。
2.時代發展的要求
我國現處于高速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階段,需要不斷增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保證能夠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高校在學生管理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保證培養出的大學生能夠適應當今國際和國家的發展,將人才的培養作為終極目標,并不斷促進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改革。
3.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
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不斷發展和推進的過程中,對人才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對于多樣化的人才發展,需要大學生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需要有心理素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斷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搭建良好的平臺,給學生更好地進行鍛煉,培養各方面具備的綜合素養,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高校的育人職能。
二 以人為本的大學生管理模式
1.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以人為本的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證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這是及其必要的環節,也是有效的措施。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學生管理之中,需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現到最佳的效果,并在此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將學生的自身特點展現出來,滿足學生的精神生活,要將學生作為基本,要有針對性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2.多渠道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社會都是朝著全面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這就要求大學生在邁入社會時也能夠全面發展,符合社會的需求,這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發展所提出的挑戰。這其中包括各個方面,例如,德、智、體、美、勞,還有心智以及興趣等方面?,F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起來,這樣就會缺乏一定的閱歷和經驗。以人為本管理,能夠促進學生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人際交往方面有所提升,并不斷保證各個方面的進步。高校需要培養學生獨立的精神,能夠在自我管理中進行創新。
3.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以人為本的大學生管理還需要積極改善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要將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原則,滿足學生的基本訴求,在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對學生工作進行有效管理。(1)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這樣能夠將專業知識和社會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能夠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并感受到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實力。(2)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培養大學生關注社會公德問題,并發現生活中的美與丑。學生通過志愿活動中的反思和自我批評,不斷了解現實情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三 結束語
總之,在學生的管理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多渠道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要打造更加合理的學生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務意識,為自己未來的發展而進行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逄錦彩、盧英敏、趙任.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14(12)
[2]侯貴平.確立以人為本理念 創新學生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4)
[3]郭新華.以學生為本: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指向[J].今日科苑,2008(16)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