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大學生面臨學習、人際交往、就業等各方面壓力,存在一些不理想的人格特征。
【關鍵詞】大學生 積極人格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051-01
在這個科技突飛猛進的知識競爭時代,社會壓力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大。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還不夠成熟。積極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培養個體的積極心理品質,有助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防止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一 大學生人格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父母及家人給予極高的關注,大學生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學生接受新鮮事物能力非常強,思維敏捷、不墨守成規,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表現自信、渴望獨立、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等良好的積極人格。然而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人格特征阻礙了他們的健康發展,需要各界給予關注和及時的指導。
“90后”已成為大學生的主體。他們步入大學,缺少了家長的約束,高校里相對自由的環境使得大學生容易出現懶惰、迷茫等現象。他們渴望上進,但缺乏自制力。在大學生群體中抑郁、焦慮等人格缺陷廣泛存在。
“90后”大學生兄弟姐妹少,父母及家人對他們傾注了極大的關愛,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現象嚴重,在利益面前常常只考慮自己,缺乏包容胸懷及全局觀念,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能力低。
二 影響大學生積極人格發展的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問題與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直接相關。家庭撫養問題必然會影響到學生,而后,學生又把這些問題帶到學校、街道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奔彝θ烁裥纬珊桶l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很多心理學家把家庭喻為“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結構是否完整、家庭氣氛是否溫馨、家庭人員關系是否和諧等都會對個體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2.學校因素
教師的鼓勵、贊美、信任、支持都會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以及學業成績產生影響。教師對大學生積極人格的發展具有指導定向作用,尤其是輔導員對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大學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多強調管理、秩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多關注于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忽視了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挖掘。
在校園中,學生群體對學生人格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朋輩群體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群體環境,大學生認知控制系統正在成熟階段,群體內部普遍存在的情緒基調對大學生人格發展也會造成重要影響,有時會在個體人格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3.社會因素及網絡環境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新舊觀念相互碰撞,大學生人格有著非常強的可塑性,各種觀念影響著學生人格的發展。只有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積極的社會文化觀念、才能促進社會個體積極人格的形成。
現在的社會信息廣泛傳播,尤其是網絡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F代大學生對于網絡有很強的依賴性,凈化網絡環境,倡導積極、向上的網絡文明顯得尤為重要。
三 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方法
1.學校要樹立積極教育的理念
高校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集中在有問題的學生和突出的事件上面,對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很缺乏。高校應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樹立積極教育的理念。從“積極”入手,幫助學生找到內在的力量,發掘優秀品質。
重視輔導員對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輔導員要以積極的態度看待發展中的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在強調紀律、秩序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大學生要注重提高積極人格的培養
大學生正處于人格發展的塑造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反思能力。在對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中,要充分重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有關的知識與方法,確保學生實施正確的自我教育。其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避免現代的教育體制所帶來的各種弊端。
3.發揮父母培養大學生積極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學者調查發現,生長在幸福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形成積極的人格,和諧的家庭氛圍更容易形成民主的教養方式,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為親密,孩子有更高的安全感,更容易形成積極人格。
在大學期間,學生雖然回家次數很少,但是家庭的環境依然對學生的情緒、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正因為學生遠離父母,才更要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引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父母要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學生在學校沒有后顧之憂,注意保護學生的安全感。不要一味地要求學生學業方面的成就,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
參考文獻
[1]趙永新.大學生健全人格及培養問題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
[2]保羅·圖赫.性格的力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