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其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質量,將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和社會。為了提高教育質量,筆者從三個方面淺議了自己的認識:要重視對地理概念的教學;精講教材重點,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運用現代教育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授課質量。
【關鍵詞】地理教學 提高質量 重視概念 教育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107-01
地理教師肩負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質量,將來服務于人民和社會,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更大的貢獻,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呢?筆者談幾點施教體會,不足之處望指正。
一 要重視對地理概念的教學
對地理概念的教學是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承擔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學生對地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及正確運用直接影響到對其他地理知識和地理原理的學習、認識和掌握,因此地理教師必須重視對地理概念的教學。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同其他學科的概念一樣,也同樣具有外延和內涵。初中階段地理概念大都比較具體,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高中階段的地理概念大都比較抽象,不容易深刻理解它的外延和內涵,所以教師對概念的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不易接受,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來啟迪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思維向縱橫雙向發展,正確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推理、去歸納、去總結、去體會概念,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概念和正確理解概念的深刻含義,并在實際生活中能利用地理概念來解決一些地理現象以及地理變化規律。具體的教學措施:(1)充分利用對已學過的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正確引導,促進學生對新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如通過“提問——總結——歸納——再分析——再理解——再復習——再應用”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概念,這樣學生容易接受知識,容易區分不同概念;(2)應用舉例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如對“能源”這個概念的教學,教師或學生,也可以是師生共同進行舉例,舉例要貼近生活,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能給我們提供能量的有:A類,柴草、煤、石油、太陽能;B類,風力、水電、潮汐等。然后提問:A類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釋放能量的?B類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產生熱量的?學生通過思考和分析能得出“能量”這個概念的,在“通過——舉例——提問——歸納——運用”的教學模式,可以有利于拓寬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挖掘學生的自身內在潛藏的能力,從中培養自覺學習地理知識的習慣,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 精講教材重點,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
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的主要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實施地理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精講教材重點,有時對地理教學中的同一問題不強求學生得出同一結論,鼓勵學生大膽的思維,拓寬思維的方向,努力使學生的思維帶有獨創性,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要注重學生的逆向思維和多向思維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對重點知識設置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思考、去總結、去歸納。如:“假如地球自轉方向與現在相反,自然界會有哪些地理現象或規律發生變化呢?”“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解決該城市缺乏能源的有效途徑是什么?”等問題,這樣的問題既緊貼教材,又活化教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克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做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從而提高教師對地理教學的質量。
三 運用現代教育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授課質量
現代中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如計算機)輔助教學,剛好符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因為地理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枯燥”的知識和“死板”的內容,如果采用計算機動畫制作技術,能把“枯燥”變為“美味”,把“死板”變為“活現”,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這門課的興趣,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一切現象、變化等情況。還由于許多與地理有關的內容和資料不可能全部編寫進入教材里面去,如果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的技術,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可豐富教學內容,更能對學習過的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學生儲存能量提供了有利條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抽象制成具體,將隱形制成有形,將靜態制成動態,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對一些抽象概念或隱形或靜態的地理成因和變化過程等疑難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正確思維,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進一步提高授課質量。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