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位教師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唯一相同的共同奮斗目標,就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和進步,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談談數學教學中對后進生轉化的經驗。
【關鍵詞】轉化后進生 數學教學 滲透教學思想 樹立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136-01
21世紀我國的數學教育改革注重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優化學生的能力結構,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因而作為一名教師,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就不能忽視班集體中的后進生,因為后進生在每個年級每個班中存在一定的數量,如果不重視轉化他們進步,就根本談不上什么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筆者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將粗淺地談一下幾點在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經驗。
一 加強學生應用意識的教育功能
加強學生的應用意識的教育功能能促使學生在應用數學的各種情境中充分優化自己的能力結構,從而理論聯系實際,在應用中能主動地認識數學和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從中提高數學素養,所以作為數學教師,特別要重視后進生的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因為后進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上不太用功、上課思想注意力不太集中、不太喜歡別人的約束,有的甚至上課故意搗亂,跟老師故意作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把他們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細,處理上方法要妥當,要適度,不然會起反作用,會影響發展。所以,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主動地去接近他們,和他們交朋友、談心,以平等、和諧的為人態度對待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教師的溫暖和體貼,這樣他們愿意跟教師談內心想法,能說實話,在這種情境中教師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去教育和引導他們,他們會心甘情愿地聽教師的教導,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機會讓他們在思想上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承認其在學習上不如優等生,從中給予他們信心,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就能趕上優等生,能把成績提上去的,能跟全班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后進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遠遠趕不上優等生,我國優等生在解決能力方面也不如發達國家的優等生。20世紀90年代國際教育成就協會對我國教學教育的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學生解決純數學的能力極強,但靈活應用特別是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都比較薄弱,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應用意識的教育功能,把很多既有實用價值、又有發展智能價值、更能聯系生活實際的知識和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學習和掌握便變成自己的能力,從而形成學生主動動手、動腦、動耳的習慣,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二 把握層次,逐步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是代數和幾何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理以及由這些基本概念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所謂數學思想方法,是指數學知識的和方法形成的規律性的理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而數學思想的教學既要遵循螺旋上升,又要重視階梯層次結構,首先教師要以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價值,其次教師借助典型問題從正面向學生揭示數學思想方法,能做到初步用數學思想方法去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親自參與研究數學發生過程,進一步揭示、概括、提煉數學思想,從而有意識地主動嘗試用數學思想方法指導自己的思維活動,從而主動靈活地掌握和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重視對后進生進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他們深刻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對數學思想方法有種摸得著、看得到的真實感覺,切實推動后進生更加前進一步,更上一層樓,讓全班學生為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而自強不息地努力學習。
三 創設情境,樹立成功自信
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我查找和產生后進生的原因,讓他們主動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或錯誤之處,只有主動積極地承認和分析原因,他們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地做到揚長避短,才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會考慮到由于自己的不努力給全班帶來的影響,從此才會顧全大局,為班集體的進步而奮發圖強地刻苦學習,為班集體爭光,為父母爭光,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覺地查找和分析落后的原因,讓他們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實際情況,從而承認不足,糾正錯誤,轉變學習觀念,樹立學習信心,激發自身的內在潛能,將強大的一面和優勢的一面展現出來,讓他們也品嘗成功的喜悅,在喜悅中去學習科學知識、去探究學習方法、去掌握學習規律,不斷地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