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活動能夠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加上興趣小組在特定情境中的生活元素灌輸,能夠確保學習主體內心主觀結構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并追隨既有的現實意義,實現長久探索。本文通過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理念滲透過程中的運用,細致闡述了當下課程體制形式的不足,以求實現更好的興趣教學方式,收獲現實體育教學的綜合應用效能。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 初中體育教學 應用模式 細節闡述 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151-01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心理躁動和身體發育初始階段,而在體育項目和健康素質上的補充能夠適當拓寬其積極心態的引導力度,贏得各方面的個性掌控先機,特別是對學習本身也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啟發初中生正確的人生觀方向,并善于主動參與娛樂活動項目,為后期學習重任和人生抉擇積累確保了更多的抗壓實力和承擔力度,這是綜合人才拓展提前教育的必要手段,應該得到社會大眾和教育機構的大力支持和長期倡導。
一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作用
1.活躍課堂氣氛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配合各種靈活的教學機制和現場管理手段,能夠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將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有力地展現出來。它可以改變學生不愿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活動的心態,強化對其體育課程的特別訓練模式力度,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群體活動的樂趣所在,并在今后具體的行動中發揮勇于挑戰的性格基礎意識,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形態基礎力量;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隨意組隊,保證課堂活動的呈現效果。
2.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利用不同形式展開,圍繞當前的熱點體育項目進行學生自制活動內容的全面適應性改造,這樣就能更好地展示他們的身體素質潛力優勢。在目的意義相對明確的引導作用下,學生從事體育事業的興趣動力將瞬間被激發。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的興趣,并按照既定階段需求標準提升單位人員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思維,包括立定跳遠動作的系統化學習等。不論出于何種動機方向,完善身體素質和強化鍛煉目標總是有好處的,包括健康體質和心理條件疏導在內,因此有關教育部門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甚至應爭取更大的實施空間,主動貫徹落實。
二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表現
1.興趣小組的成立
在初中教學活動中,不同單位人員完全可以依照個人意愿去實現學習小組編排,這樣精準學習技巧和動機就能夠順利延展下去,整體格局進步趨勢可以更加顯著。如積極鍛煉學生競爭比賽的勇氣和健康地交流思想,可以通過組織選取最優人員進行專項體育內容的訓練,包括拔河、踢毽子等。為了滿足學生融入社會的欲望和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可適當增加合作的興趣,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進趣味特征濃厚的項目,包括街舞和木偶戲演練等。教師在此類活動中只是單純扮演客觀評價的角色,必要時需要對錯誤行為和不良現象及時做出校正,并在經驗梳理過程中記錄完整的流程信息,為系統性的架構改造目標創造前提參考資料。
2.情境引導活動模式的倡導
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實現不同體育引導情境的設計和試驗改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及時消除枯燥乏味的口語式教學,令學習主體的精神面貌得到真正地展現。
3.心理引導格式的體育訓練實施方式
在初中體育課程中,要十分重視興趣的激發,根據心理價值的展現需求,對學生情感基礎格式進行設定,尤其是初中生特定的叛逆性格作用,應聯系一些開放性適度、合作氣氛濃厚的活動內容,全面減少他們過于浮躁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元素。學校應該定期舉辦一些籃球、足球比賽項目,讓學生在自我競爭的過程中,懂得體諒別人,能夠主動地承擔輔助他人的使命責任。再就是開展單雙杠運動項目,使學生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克服自身怯懦和閉塞的心理現象,形成堅決、果斷的素質基礎。
三 結束語
興趣教學法是某種系統化形式效果明顯的教學控制過程理論,它可以引進多種元素進行創新思考和細化改造,是結合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完成教學手段的有效革新工程,是利用興趣結構作為情緒引導出口,構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提升和體育鍛煉思想精準的良性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董克宇.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7)
[2]張永和.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之我見[J].體育博覽,2011(7)
[3]蔡萬勝.對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的幾點分析與研究[J].教師,2011(21)
[4]蔡雷.初中體育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