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狀況分析,內部體制改革和創新元素增添已經成為業內調控的主導流程,大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提升教學成效的全新模式和技巧,為初中現代化體育課程鋪墊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力量。主體參與模式是當下許多初中校園長期沿用的手段技術,其顯著特征是能夠全面固定學生的參與配合意識,令其成為階段整改活動的特殊分子,滿足學生綜合素質開發的既定目標要求。本文主要結合這一技巧模式以及實施框架背景對細化的實施要點進行簡單扼要地陳述,希望對后期改革行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 綜合效能 主體參與 實踐技巧 細致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153-01
傳統教學機制作用下的體育課程,是單純地利用教師口頭教授或者嘈雜的娛樂活動來加以調停,教師利用自身的示范,使學生盡量觀察和模仿的教學模式。這種途徑顯得過分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導致教學效果并不明顯。鑒于此,大部分教師在研究主體參與模式過程中,開始嘗試給學生創造廣泛參與的機會,并利用他們的主觀思維對其內容進行整改,保證外部資源的高度整合效能,這同樣也是教育機構為了奠定學習主體的健康基礎在做足準備。
一 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研究
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信息灌輸的主渠道和基本手段是通過綜合活動和資源利用技巧來實現的。然而,因為應試教育的環境作用,使體育教學和學習主體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離現象,導致眾多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不能達標。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初中體育教學內容變得枯燥乏味,缺乏生機,不知不覺中動搖了教學主體參與的根基。
二 初中體育教學主體參與模式的發揮技巧分析
1.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體質問題和心理原因,缺乏參與精神,因此,這與傳統的教學體制有關。教師在落實活動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環節設置征求各類學生的意見,保證正確建議的疏導功能,透過此類民主溝通的途徑,消除埋藏在學生內心的閉塞情緒,令其主動融入教學氣氛之中。其次,是強化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教學人員要結合學習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科學評估與完整校驗,并按照相關研究數據擬定個性鍛煉樣本,長期堅持下去。再就是靈活運用既定教學資源,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講解時,要堅持立足教材思想,同時敢于掙脫思想束縛,運用實踐基礎活動做出有力回應。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過往項目經驗進行補充,在這一方面可以適當采用學生的建議,利用問卷調查活動,深入到群體交流組織構建流程,這一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項目的興趣。
2.提供學生參與所需的綜合平臺
起初是要在訓練階段中發揮學生主體示范的能動聯系作用,在體育現實項目中,教師不可以將學生單純地規劃到訓練接受人員行列之中,應該創造穩定、良性的競爭渠道空間,借助一些角色的靈活轉變,廣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學生在小組中主要替代教師動作指導的職責,透過這種途徑能夠有效烘托他們主人翁地位理念,并且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能夠烘托健康氣氛的效果。另外,在游戲與生活實際的結合環節中,因為初中體育教學生動化形象發展是其固有的形式傳統,教師最好將訓練科目轉化設計成流行的游戲樣式,并以此增添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全新的技能手段,緩解繁忙學習生活帶來的疲憊感。
3.盡量拓展學生參與的空間范圍
教師可以滲透技能訓練的基礎元素,嘗試組建課外興趣活動小組,并主動去指導一些有關運動基礎或者常識信息,可有效緩解學習的壓力。在這樣的活動空間中,學生因為沒有學校的束縛,反而更加愿意參與,能夠達到課堂教學的全面延伸和深化鞏固。如教師在訓練完重點項目之后,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競賽節目,讓體質相似的學生進行良性切磋,激發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和社會工作的勇氣,這樣能夠幫助其在今后的人生抉擇中逆流而上,達到現下階段教學實用功能的規劃要求。還可以適當補充有效的健康衛生知識,因為初中生此時正處于青春期躁動和發育關鍵階段,對于體育活動存在著多方面的需求,在廣泛汲取技能潛力提升元素之外,教師還要改正他們的不良生活起居習慣,無論是在課堂之間還是課外交流中都應該給他們正常的社交禮節指導,使其在鍛煉身體之余也能領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三 結束語
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主體參與模式能夠喚起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意識,提高教學功能的實效地位,所以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創新模式進行調整和研發,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達到未來人才規劃的標準素質要求。
參考文獻
[1]吳勇.論參與式教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0)
[2]李雷.運用新課程理念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效[J].考試周刊,2010(33)
[3]金江寧.試論如何激發初中生體育課學習的興趣[J].中學教學參考,2010(3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