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關注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特性,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小學生在自由、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帶著對音樂的向往和熱情,展開對音樂的學習。
一 以人為本的小學音樂教學新理念
以人為本,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也是素質教育實現的必要途徑。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觀點,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不斷推進教育改革、進一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從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根本要求。“以人為本”就學校教育而言,就是一切以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出發點,關愛學生的身心發展,促進其健康成長。
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依賴于較強的動機和較高的興趣。但有些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除了一部分從小就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是根據學校課程安排學習音樂的。由于兒童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較薄弱,因此他們較難堅持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科目。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提高他們的音樂技能,充分在課堂中發揮音樂的魅力。在課堂開始前,教師要精心創設于教學內容相應的音樂情境,通過引人入勝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投入課堂;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以及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巧妙地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穿插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
二 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新途徑探索
1.設計參與型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要實現音樂教學的以人為本,就需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可通過開展多種有趣的競賽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如“我是音樂之星活動”,通過在活動中設置多種音樂競賽環節,包括男女生合唱競賽、單人歌唱比賽、雙人合唱比賽等,來鼓勵學生們努力上好音樂課,記住歌曲的準確旋律和完整的歌詞,并能在舞臺上以自然大方的姿態呈現出來。通過以上比賽環節,最終評選出表現優異的同學,并頒發音樂之星的獎項予以鼓勵。另外,還可以開展音階接龍的小活動,即把不同的音符以開火車的形式由全班學生接下去,每位學生唱一個音,過關的話即順利進行下一項,不過關的學生可進行適當的“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掌握情況,使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下一步的教學活動。
總之,教師要善于發明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不斷變換活動形式,并根據活動結果進行適當獎懲,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興趣,實現音樂教學的以人為本。
2.突出音樂興趣,提高審美體驗
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主觀因素,它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在音樂教學中過多傳授知識和技能,授課內容過于專業性和機械化,忽略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把小學生當作專業藝術人才培養,導致音樂課教學內容過于抽象、難度較高、課堂枯燥無味,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為此,教師應注意吸取以往英語課堂的教訓,在音樂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注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多設置一些豐富有趣的音樂活動,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修養,讓音樂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學生在其中自由暢游,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鑒賞能力。比如,教師通過課前律動調動學生的音樂熱情。在上課前教師利用音樂設備演奏一些節奏明快、歡暢的樂曲,并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感受音樂,讓他們在音樂的引導下自由地律動,從而使學生沉浸在美妙的樂曲中,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進入音樂的境界。
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音樂的創新能力
教師要改革傳統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引導的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混淆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兩個概念,無限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往往采用“樂理+唱歌”的單調教學形式,即在向學生灌輸樂理知識后,再進行歌唱教學。這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內容浮躁乏味,課堂毫無新意可言,學生沒有自主發揮的空間,自然無法進行音樂創新。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先解除對學生個性的束縛,還原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讓學生在自由、開放、民主的環境中學習。
首先,讓學生做音樂教育主人。教師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充分展現親和力,和學生做學習、生活中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在音樂學校中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其次,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關注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色和音樂學校情況,適當進行因材施教。最后,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對音樂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切不可將自己的理解替代學生的理解,要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自由的氛圍中充分進行音樂創造。
三 結束語
總之,音樂教師的使命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優美的音樂體驗,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技能。只有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從而為我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