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擬通過分析英語演講課程的教學現狀,指出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基于“翻轉課堂”模式對該課程的教學理念、備課方式、教學流程、考核方式等提出改革實踐方案,以期對該門課程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模式;英語演講課程;改革方案
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在其未來所涉足的諸如外事、商貿、文化、傳媒及教育等職業中,都需要具備在正規場合中運用規范、正式、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進行介紹、說明、告知或勸服的公眾演講(Public Speaking)能力。目前筆者所在院校的英語演講課程經過多次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和進步,但尚未形成統一、完整、科學和系統的演講課程規劃模式,極大的制約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實踐。本文擬針對英語演講課程的內容、活動和評估等核心內容制定相應的實踐方案,旨在提高英語演講的課程質量。
一、“翻轉課堂”模式簡介
21世紀以來,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構主義和宏觀社會教育系統理論、國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三股力量為信息化環境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環境、變革理念和開放資源。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為了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將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由此產生并迅速發展。到2011年,在薩爾曼·汗和他創立的汗學院(Khan Academy)的推動下,翻轉課堂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模式。所謂“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譯作顛倒課堂、顛倒教室),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教師提供教學視頻、課程資料等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二、英語演講課程介紹
1.課程現狀
英語演講課程(English Public Speaking)是于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伴隨著國內幾大演講比賽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步進入高校課程體系當中的。筆者所在院校是一所2006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該院校外語系分別于2009年和2010年以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形式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其中公選課33學時,專選課32學時。經過5年的實踐,目前有5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是一支職稱、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學團隊,并且有較為完整的教學大綱、教案、講稿和課件作為支撐。教學團隊成員緊扣課程大綱,運用集體備課、互相觀摩等形式,結合不同的班級,努力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該課程群實行模塊式教學,可選的模塊主要有:英語演講簡介、英語演講稿的撰寫、有備演講、即席演講、信息性演講、勸服性演講、特殊場合的演講(課堂報告、面試、就職、競選)、模仿、名人演講賞析等。教師在話題選擇上保證時效性的同時,也兼顧學生的興趣。課堂上在講授模塊知識和觀看視頻后,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學生通過模仿視頻內容、自主演講、互相評價等形式來完成任務,教師最后予以總結,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課后留給學生下一次課的話題供其提前準備相關資料。
2.改革的必要性
公共演講以交際為目的,更注重交際過程中各種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經驗、辨別力和思維潛力,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培養“交流溝通、解決矛盾、完成任務”的能力。作為一門新興課程,英語演講課程的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處于羽翼未豐的階段,它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上尚待完善,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今天,英語演講課程教師應當進一步推動課程教學實踐改革,實現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立體化和多樣化,而將“翻轉課堂”引入英語演講課程,將會更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英語演講課程教學效果與質量,為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具有創新思辨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適應國際交流需要的人才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改革方案
本方案試圖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和學生班級QQ群、微信群等網絡技術手段,運用視頻制作、課件制作等相關知識,通過教學實踐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演講課程群教學中,以期將以“教”為中心的課堂向以“學”為中心的學堂進行轉化,在提高學生聽、讀等輸入技能的同時,更好的提高學生寫、說等輸出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實際交際中的語言應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并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外語教學領域大放異彩投石問路。
1.目標: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英語演講課堂,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重構課堂,最大程度的優化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和整體素質的主動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推進學校的課程改革。
2.內容: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英語演講課程實踐教學研究
(1)教學理念: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
(2)備課思路:教學資料的準備、微視頻的制作以及各類網絡教學平臺的熟練運用。搜集經典視頻和當期時事話題,制作教學微視頻,進一步完善該課程群的小型語料庫。
(3)教學流程:從“預習-課堂講解-練習”到“學生提前學習資料和視頻-學生實踐(小組互動、全班展示)-教師指導-總結提升”。
(4)評估方式: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方式相結合,個體縱向評價與班級橫向評價相結合。
3.要解決的問題:
(1)將隱性課堂融入顯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內容,打造高效課堂。
(2)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度和課堂參與度。
(2)使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課程評估方式合理化和科學化。
(3)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交際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同時,提升其對外國文化的傳承能力。
4.擬采取的方法:
(1)調查法。在校外,通過調研其他高校英語演講課程的教學方法,結合本校實際,取其精華之處用于教學;在校內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對目前英語演講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影響課堂教學的非智力因素、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進行調查,為課題提供必要的數據和文字資料;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不間斷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搜集學生信息反饋,及時調整課題細節。
(2)研究設計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調查結果,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模塊內容,選出適合安康學院學生學習的十大特色模塊;教學團隊搜集十大模塊對應的經典視頻和當期時事話題,進一步完善該課程群的小型語料庫。
(3)實踐驗證法。將以上研究設計在教學中進行驗證,對設計給予相應的總結、糾偏與調節,在實踐中驗證,在驗證中調節,在調節中發展。
以上針對英語演講課程的改革方案旨在為筆者所在院校的課程實踐起到一個引導性的作用,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詳細化,并且不斷的調整,做到最終的方案真正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能為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學生提高英語公眾演講的能力起到約束和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安康學院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安康學院,2012.
[2]陳朗.公眾英語演講課程內容、活動及評估規劃[J].外語研究,2010(6).
[3]郭鑫華.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改革方案[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4]任文.英語演講課與能力素質培養[J].中國外語,2007(11).
[5]張冬玉.英語演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一項綜合英語課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J].外語教學,2007(3).
基金項目:安康學院校級教改項目(Jg07228)“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英語演講課程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