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電能量采集、配電網自動化、能量管理以及集中監控等諸多管理系統逐漸在電力系統中得到應用,促進了其自動化進程的發展。為了保證經濟的平穩、快速的發展,電力系統自動化在科研領域中的意義重大,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對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與我國目前電力系統自動化應用現狀相結合,對其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平臺;設計
由于電力系統不同,導致系統對于電力對象的側重點的關注也不盡相同,通常情況下,對于電力系統的開發都是以獨立的解決方案作為主體。在電力系統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一體化主站平臺被推出,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出現了數據的實時分流、數據交互、跨平臺以及對資源的二次防護工作不到位等諸多缺陷,例如說,網絡節點難以對應用運行的節點進行區分;不能保證應用集成的無縫化;各節點對于數據的接收與管理工作不一致;圖形系統的實用性較差;二次安全防護的處理不到位等。為了較好的解決綜上所述的問題,我們必須要設置一套全新的綜合應用的信息平臺,在“大對象”被確定的基礎之上,把電力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得廣義上來講愛的繼承性和封裝性得到提升。
一、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
(一)智能保護。目前,我國逐漸加大了對于電力系統中自動化運行的研究,與此同時,在繼電保護裝置中引入了多種理論,比如說,綜合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自適應等理論,使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中,應該將分層式分布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裝置作為主體,這樣就能夠在各種變電站中進行應用。
(二)信息平臺。在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的設計中,應當同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將電力系統和人工神經網絡、模糊邏輯以及專家系統等相結合,加強其規劃的設計、運行的分析、故障的診斷以及警報的處理等多個方面中的應用。采用實用性軟件,來保證電力系統智能化控制的實現,使其運行水平得到提升。
(三)自動化配電網。自動化配電網指的就是將計算機網絡、通信、電子技術以及電力設備等相結合,對于配電網的正常運行以及事故的狀況等進行實時的監測、計量、控制和保護,從而使得電力部門中的各項工作能夠得到有機的融合,以此來保證供電質量的提升,與用戶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使其各種用電需求都能夠被滿足,使供電的經濟性、合理性被提升。事實上,配電自動化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綜合性的工程,涵蓋了電力系統中全部的數據流以及控制方式,以此來保證企業供電水平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得成本降低,電力系統能夠一體化的運行。
(四)故障診斷。對于電力設備的故障診斷及其絕緣監測的方法,應該進行詳盡的研究,對于主要的電氣設備要盡可能的進行開發,促使其能夠自動的檢測出電力系統中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隱患,并進行警報或自動修復,從而全面的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水平。
二、綜合應用信息平臺的應用
對于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的設計,必須要建立在實時信息交互的基礎之上,要遵循TCP/IP協議,以及C/S服務器模式,從而保證數據采集、處理、操作與轉發等一系列過程能夠及時有效的完成。
(一)模型應用。綜合應用信息平臺是否能夠成功的采用取決于模型的選擇是否正確。通過將對象、屬性等關系,采用標準化的方法,對電力系統的資源與其全面邏輯信息視圖進行描述,就是電力系統自動化的模型法。在此綜合應用的信息平臺設計中,要求對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運行都要進行支持,并且要遵循相關的標準,建立統一的投資資源的模型以及數據字典。
(二)繼承關系的實現。我們通常所述的繼承關系的實現能夠分為以下的兩種形式來實現:一種就是在派生類中的存儲屬性與關聯;在基類中基類繼承中的屬性與關聯的集成必須歸于基類,與此同時,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另一種形式就是,將基類中的屬性及其關聯都擴充為派生類,將原先固有的屬性向關聯性轉變,將屬性集成、及其關聯都在派生類進行存儲。
從維護類結構的復雜性來看,一旦改變了基類的定義,例如說,屬性的改變,則應當采用方法1,將基類的定義進行修改便可,維護較為方便。但是如果采用的是方法2,進行基類或者是派生類的定義,那么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將數據的查找作為出發點的話,要對于基類或者是派生類中某一對象的屬性及其關聯,那么就應當采用方法1,在派生類中進行相關位置的確定,從而得到比較精準的數據。假設屬性同關聯性之間是間接的繼承關系,就會導致數據的查找變得更為繁瑣;但是如果我們采用的方法2進行查找,那么只要是在派生類中進行數據的搜索,那么就會使其準確性和查找效率被提升。在系統中數據庫的生成能夠通過改變繼承關系,使得數據字典能夠自動的進行數據庫的生成,并且使得結構最小程度上被改動。所以,對于結構問題的維護我們并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精力,研究的重點就在于如何使訪問速度被提高。
(三)應用管理。在我國目前,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的設計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性的應用。因此在進行分層管理的基礎上,對于分組的管理也需要進行強化。不論在何種電力系統的實時監控中,其設計的基礎就是C/S。通過對軟總線的廣義上的應用,就能夠使得各節點和數據之間實時的共享與訪問。如果是在不同的應用系統,想要實現信息的交互,那么就需要通過協議來進行轉發,通過信息共享的模式來進行平臺作用的發揮。在設計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過程中,分組設計的模式被逐漸的重視起來,從而使得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以及電能量集抄的自動化能夠得以實現。通過采用此種設計方式,使得一體化的信息平臺能夠真正的實現,不同的系統之間也能夠軟總線來使得信息的交互被實現,進而組建成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
(四)用于現場運行的情況。某地區電力局將兩個集控站的系統相互作為備用,每個集控站的系統使用平常硬件采用正常配置的方式,一般情況下集控站都單獨運行。但當其中一個系統功能出現問題時,另一個集控系統作為替補,必須將出現問題的系統功能完全承擔下來。這樣互相備用的方式,必須保證兩個集控站的參數與圖形保持完全一致,由平臺來進行保證,這樣就可以省去做接口的程序。
結語:
根據本文的論述我們能夠得到的一個結論就是,隨著經濟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中信息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力系統的發展速度十分的迅猛。電力系統智能化的發展帶來了監測水平的提升,同時使得電力系統的發展更加的穩定、快捷。
參考文獻:
[1]邢建國.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J].硅谷,2012,(22)104+123.
[2]粟亞力.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探析[J].科技創業家,2012,(14)72+74.
[3]蔣忠.基于綜合應用的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平臺設計策略概述[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1)264.
[4]陳云河.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平臺的搭建與設計[J].機電信息,2013,(24)140-141.
[5]蔣宏圖、袁越,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29(5):113-116.
[6]王晉鵬,電力系統自動化綜合應用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2(10):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