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信息網絡化大環境的作用之下,大學生為了日后的工作與生活,應該注重培養繼續學習的理念,培養實事求是的探索態度,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塑造復合型的創造力。大學倡導的是自主實踐型的學習方式,是集眾家之長為我所用的研究主旨,而能夠提供豐富、最新穎的知識和信息,能夠強化自主實踐學習風氣的理想場所非圖書館莫屬。如何打造復合型圖書館,使高校圖書館更好地適應高校教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學教育;需求與適應
一、引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信息網絡化給人類帶來有史以來最劇烈的生活方式變化。作為一個具體的個人,再也不可能只埋頭一輩子做一件事了,再也不可能靜守某一個領域紋絲不動,再也不可能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在這種大環境的作用之下,大學生為了日后的工作與生活,就不能只學習本專業的內容,而是應該注重培養繼續學習的理念,培養實事求是的探索態度,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塑造多元獨立的創造力。
大學是滿足大學生繼續學習的綜合體,是從事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場所,在教育方面,組織各類知識,將其傳授給學生,鼓勵學生以自主實踐為主,培養并提升學習潛能,使之終身受益;在科研方面,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斷強化專業分工的精細研究,應用各行業的新成果進行自主研究。總之,大學倡導的是自主實踐型的學習方式,是集眾家之長為我所用的研究主旨,而能夠提供豐富、最新穎的知識和信息,能夠強化自主實踐學習風氣的理想場所非圖書館莫屬。為了使圖書館能夠更好地為學習者服務,就需要加強復合型圖書館的建設。
二、復合型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必然
1、復合型圖書館的概念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黃宗忠教授把復合型圖書館定義為:“復合型圖書館是在一個機構框架下,以傳統圖書館為基礎,實現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存互補并有機結合于一體,是實體加虛擬,圍繞信息存儲的物理場所和信息空間。它應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與傳統技術,根據版權法的規定,對印刷型、電子型和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組織、轉化、管理,實現一體存取,為信息用戶提供館內服務和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服務。”
簡而言之,復合型圖書館就是將傳統的印刷技術的成品與當今信息科技的數字虛幻成品結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有效資料的學習場所。
2、復合型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不能簡單地認為增加幾臺電腦、改變檢錄手段、建設圖書館自己的網站,播放幾段投影作品等等舉措就是復合型圖書館。我們要相信復合型圖書館是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然趨勢,是大學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高校復合型圖書館要通過網絡連接各個二級學院、系、所等,實現資源分級共享,要實現同類大學的互通,同城大學的互聯,高校聯合體的互利,逐步實現圖書資源的規模化、效益化。
這樣的發展步驟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在有條件的高校進行樣板建設,建設管理信息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復合型圖書館,然后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與協調下,聯合有基礎的高校組建大中型復合型圖書館聯盟體,配置相應的設施設備,加強相關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綜合研究和應用。
圖書館是為人服務的,所以,招募、培訓、安排合格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設置科學合理的工作崗位,是實現服務用戶的基礎。以讀者需求為方向標,以人性化服務為導向牌,為讀者提供專業的服務。配置專業的復合型人才,融合圖書館傳統技能和信息化技能,方便快捷地維護、操作專業設備,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查詢,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資料查詢服務。
三、建設高水準復合型圖書館的幾點原則
傳統的大學被稱作“象牙塔”,過去的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隨著我國高校教育宗旨的變化,高校的精英培養模式已經變成了國民普及教育的一部分,當前以及以后,高校的教學宗旨除了繼續培養精英型研究人員之外,增加了提高全民教育素質的教育內容。在這個前提之下,各個大學陸續擴招,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難題。究其原因,大學生沒能享受到傳統大學研究學風的熏陶與培育,沒能培育出自己所長,不能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建設高水準的復合型圖書館可以有效地幫助莘莘學子們提高自身綜合水平。
1、建設研究學風濃厚的復合型圖書館
研究學風濃厚,不是說圖書館自己做研究,而是在做好圖書借閱、整理、收藏等教學服務工作之外,豐富自身的館藏,升級網絡軟硬件,招聘與培育高水平的工作人員,緊貼高校辦學宗旨,契合高校學術專長,結合高校的綜合實力,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和信息支援,為高校開展學科研究、人才培養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有很多都沒有達到這一要求,首先是館藏資料的缺失,就是一個硬傷。只有擔負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211”、“985”中的部分高校的圖書館屬于這一類高校圖書館。這就更證明了建設復合型圖書館的緊迫性。
研究學風濃厚的復合型圖書館在館藏規模、管理水平、技術支持方面要高于一般的圖書館。不同的高校基于自身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研究學風濃厚的復合型圖書館的基本條件。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建立以網絡為載體的電子文獻庫,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實行分級管理,打造高校復合型圖書館聯合體,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創建研究學風濃厚的復合型圖書館。
2、建設主動式服務意識
在傳統圖書館,最主要的評價標準是文獻資源收藏量;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復合型圖書館的收藏量標準是可供檢索獲得的文獻數量。
復合型圖書館除了繼續完成傳統圖書館的任務之外,更多的任務是與合作單位共建文獻資源庫,不斷地存儲、更新、提供最新的學術文獻資料,在滿足正常的教學與學科研究之外,應該增設聯系學科帶頭人、配合課題組,提供最新學術資料的功能,還應該承擔調配文獻資源,以此引導學生培養與加強自主實踐型學習習慣。總之,隨著復合型圖書館職能的轉化,圖書館由完全被動式的服務變成了積極主動式的服務。這樣的圖書館,才能實現與大學教育的同步發展,才會迎來新的發展生機。
3、建設學科文獻信息資源
復合型圖書館應該為高校教學與科研起到導航作用。根據高校專業設置情況,收集、存儲各個專業的學術資料,主要包括:電子期刊、電子論壇、專業網站、數據庫鏈接等。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及時與學科院系聯系,開展學術資料的評估、篩選和分類,完善圖書館數據庫的完整性與科學性。另外,嚴格遵守圖書館管理制度,對數據庫的建立、使用、監管實行分級管理,在滿足教學與研究的同時,做好圖書館館藏的安全性問題。
四、結論
信息時代讓我們實現了信息的資源共享,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高校圖書館,必須緊跟時代要求,在堅持“為培養造就更加優異的人才奮斗終生”的教育準則的前提下,以積極的態度,運用信息技術,為全民教育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和平.論信息時代與教育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5(11).
[2]黃宗忠,王曉燕.論復合圖書館與圖書館發展趨勢[J].圖書館論壇,2002(5).
[3]史衛國.論研究型圖書館的定義及職能[J].江蘇圖書館學報,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