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職高專英語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實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引進入先進的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進行角色轉換,進而促進新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由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低,在實施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扮演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就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實施分層次教學的意義,教學現狀、教師角色定位及轉換進行分析,對分層次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分層次教學;教師角角轉換
1 前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國際性的通用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實施英語教學顯得更回加重要,傳統的英語教學是實行的統一大班授課,不分層次與好環。由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差,教學過程中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激情不高,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面對這種現象,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必須實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進分層次教學法成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的必然趨勢。
2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
高職高專英語分層次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英語現有的水平、能力以及潛力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
首先,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能對不同個體差異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保證了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增強了對基礎較差學生的教學力度。分層次的教學模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技能、知識、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同時,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實現的教學目標不同,有效的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教學目標與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優化了教學目標,提高了課教學效率與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其次,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消除了傳統的優生與差生的歧視,受學生喜愛與接受。由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也有偏遠山區,受基礎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差異大。實施分層次教學就能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開上課,學生就不會產生自卑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
最后,分層次教學模式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不同層次的教學,學生的英語水平一旦提高就可以進入高層次的班組進行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挑戰與自我超越,進而形成相互幫助,相互超越的學習氛圍,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之,高職高專英語分層次教學是以教師適應學生為指導思想,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實現了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學生的差異性,進而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堅持以“教”適應“學”為原則,在制定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途徑、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以及目標上進行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己的英語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現狀分析
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英語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在教學中的位置無可替代。但在傳統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3.1高職高專英語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傳統模式中,教師的角色都是課堂的主角,課堂中實施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就是接受信息的工具,不能作為教學主體,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學習熱情,不利于英語水平的提高。
3.2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高,學習缺乏積極性。高職高專學生都是考不上大學而進入高職高專學校進行職業專科知識培訓,英語基礎知識普遍性偏低。現階段我的義務教育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學習上缺乏對學生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與方法、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的培養,進入高職高專的學生一般厭學情緒較濃,對英語在現實社會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學生不想學,不愿學等現象,加大了高職高專學校的英語教學難度。
3.3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模式單一。高職高專是在市場經濟作用下而誕生的,高職高專教育與傳統教學有本質區別,但是教學內容卻區別不大,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內容缺乏專業性和適用性。教學與社會實踐脫軌,英語的社會適用度不高,高職英語教學內容不能適就市場發展之需要,學生走向社會后英語能力差。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單一,落后,高職高專教育帶有一定的商業屬性,學校以盈利為目的,導致學校的教學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模式使用率不高,教學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觀念落后或經驗不足,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創新思維能力與主動性。缺乏實踐機會與平臺,學習以理論知識為主,英語知識缺乏實用性。
4 分層次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的轉換
由于高職高專學校學生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扮演多個角色,根據分層次教學的特色,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角色轉換。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為學生做好學習的引導者,角色轉換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4.1從“教”向“引”的轉換。面對現階段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現狀,需要教師實現職能轉換,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重組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式的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評價。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英語的適用性為目的進行教學內容的重組、在課堂上除了講解知識要點外,還要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客觀的評價學生的進步,充分調動對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與主持者,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
4.2 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轉變。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從傳統的、單一的教學目標,向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轉變。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除了加強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向適用型英語教學的轉變,以增強學生英語的社會適應能力。加強對學生英語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組織相對應的社會實踐,讓學生體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英語的重要性,從教學內容上進行補充課外知識,把課堂教學轉變成實踐教學,多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對話、適用英語競賽等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
4.3從教學觀念上進行改變。改變傳統的師生觀念,從心理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與尊重,從傳統的師生關系轉變成生活中的好朋友,人生道路上的好導師的新型師生關系。顛覆學生心目中對老師“唯命是從”的形象定位,使學生從思想上從新認識、定位教師的角色,做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5 結束語
總之,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堅持以“授人以漁”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實現英語教學目標,才能培養出適用型人才,進而推動高職高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慧東.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2)
[2]徐旭娟.西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3)
[3]楊愛霞.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J].科技信息.2013(10)
[4]汪衛芳,朱慧芬.高職英語專業英語翻譯課教改初探[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