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專業化的學業輔導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推動學生發展成才的迫切需要,目前專職從事學業輔導的教師缺乏,應該重視和發揮朋輩教育在學業輔導中的作用。本文通過總結學業輔導和朋輩教育的概念和發展歷程,結合國內外高校的實踐探索,從理念、機制、選拔、培訓和反饋幾個環節探討了如何更好的發揮朋輩教育在學業輔導中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朋輩;學業輔導
促進大學生學習是高校的核心任務,但是現狀卻不容樂觀,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顯示學習和科研壓力大的學生比例連續3年均在30%以上,學生普遍存在自律能力較弱、學習方法不當、擔憂本專業的就業前景等問題,2013年的報告建議高校大力推進學業輔導工作,建立學業輔導中心等機構,結合實際建立一支由專業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和成績優秀高年級學生組成的學業輔導隊伍,逐步形成學業輔導的長效機制。本文試從朋輩教育的角度探討如何開展學業輔導工作。
一、學業輔導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學業輔導(academic advising)是教育者幫助學生在認識自我和環境,樹立生涯目標的基礎上,學會利用教育資源,理性選擇專業和課程,充分發揮潛能,克服內外部困難,最終實現學業成功的過程。開展學業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待大學學習生活的主動性,解決學習困難,緩解學習壓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國內,學業輔導工作方興未艾,學生的學業成功日益得到重視,“北京市大學生學情調查”課題組提出了要以學生為本、全方位、對不同學生群體分層次開展學業輔導,多所高校開展了學業輔導的探索和實踐,以北京工業大學為例,設立了校級學業輔導中心和19個社區學生輔導室,關注“學困生”輔導和杰出學子成長、針對不同年級將學業輔導分為為學業適應、學業規劃、學業創新和學業發展五個階段開展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總體來看,我國高校發展學業輔導體系還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少數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學業輔導機構,許多工作主要還是依托現有學生工作隊伍和院系教師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缺少專職人員,缺少理論指導,指導對象往往針對群體,個性化指導不夠。
二、朋輩教育及其與學業輔導的關系
朋輩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經過專門培訓,為處于同一等級或輩分的他人提供支持,分享信息、觀念或技能的教育方法。我國高校在本世紀初引入了朋輩教育的概念,并已經廣泛應用于心理咨詢、新生入學指導等領域,在朋輩教育的組織、培訓、反饋等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朋輩教育其實天然存在于學業輔導中,學生之間會自發討論學習問題,學習優秀的學生不僅能講解具體題目,也可以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甚至人生觀、價值觀,相比成年人,大學生有擺脫權威——老師、父母等的傾向,更喜歡朋輩之間的交流,也往往會因為共同的發展需要和興趣愛好而引發共鳴。不過天然的朋輩學業輔導也存在缺陷:一、優秀學生在自己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長期系統的指導,朋輩學業輔導大多是短期的、針對個別問題的;二、優秀學生雖然學習能力強,但因為缺乏閱歷和理論指導,難以發現學業困難背后的深層次問題。
美國高校的學業輔導機構普遍采用專職教師與兼職學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以哈佛大學的學業輔導中心為例,除了教師、咨詢員、心理學家專職人員之外,還有由學生組成的學業輔導團隊,它主要給在某一門課程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個人輔導和咨詢。這種輔導已經成為很多科目課堂教學的補充。國內高校多采用志愿服務的方式來招募品學兼優的學生來開展課程答疑等工作。朋輩教育已經成為學業輔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推進朋輩教育在學業輔導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1、重視朋輩教育在學業輔導中的作用和價值
朋輩教育最早應用于心理咨詢領域,被證明有效的緩解了專業心理咨詢師不足的困難,提高了朋輩輔導學生的心理自助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
學生在需要學業輔導的同時,可能有很多顧慮,專業課教師太忙,自己的問題沒有深度,并沒有明確的問題只是缺乏學習動力等。這時朋輩輔導容易達成,可以及時發現和促進問題的解決,同時能提高朋輩輔導員的責任心、價值感和助人能力,形成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環。
2、建立規范化的朋輩學業輔導體系
朋輩學業輔導隊伍可以建立在校、院兩級的學業輔導機構之中,配合專職教師開展工作,也可以組織學習型社團,組織有熱情的學生通過交流互相學習,參與學科競賽,增強思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朋輩學業輔導需要不斷探索適合的工作模式,目前實踐中發現效果比較好的模式有:新生入學初的適應性學習輔導、學習方法交流、課程答疑、結合深度輔導的一對一學業幫扶等。應該鼓勵朋輩學業輔導員多深入學生中間,充分利用人人網、qq群等網絡平臺開展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對朋輩輔導隊伍應該給予一定的認可和激勵措施,比如認定職務或志愿服務時間、評定優秀朋輩學業輔導員、結合勤工助學崗位給予一定資金報酬等。
3、朋輩學業輔導員的招募和選拔
朋輩學業輔導員應在每學期初組織招募和選拔,在招募前,需要通過網絡、宣傳欄、年級會等方式向全部學生介紹學業輔導的目的、意義及對朋輩學業輔導員的要求。選拔時應把握以下標準:思想品質好、樂于助人、富有責任心;善于交流溝通,表達能力強;學習成績優秀,同時能夠兼顧學生工作。對于將來有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學生可以優先考慮。
4、開展系統化的培訓和督導
朋輩輔導不簡單的等同于學習上的“互幫互助”,“互幫互助”是熟悉個體間的雙向的自發互助行為,而朋輩輔導是一種單項的需要外力推動的幫助行為,培訓對于朋輩學業輔導必不可少。
對朋輩學業輔導員培訓應該包括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定期督導,提供精簡但系統化的培訓體系比如學校歷史和專業教育、學業規劃、常見學習困難及應對、時間管理方法、心理咨詢常識等,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同時,專職教師要定期給朋輩輔導員進行督導,開展案例分析和討論,提高輔導技能,如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案例可以及時轉介。
5、建立反饋評估體系,不斷改進朋輩學業輔導工作。
現實中的朋輩學業輔導工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產生了實效,學生是否滿意等,都需要建立科學的反饋評估體系。從時間上講,應該包括每次輔導后的即時反饋和輔導一段時間后的階段性反饋;從反饋對象出發,既要收集來訪學生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又要收集朋輩學業輔導員的反饋,來改進輔導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在使用評估工具時,要盡量科學的設計問卷和進行數據分析,我國現在尚無學業輔導方面的量表,可以借鑒美國高校在評估中普遍使用的由威斯頓(Winston)和森達(Sandor)設計的1984年學業輔導量表[2]。高校應重視和開展每年一度的學情調查,根據其結果對朋輩學業輔導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參考文獻:
[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2013年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報告[J].北京教育,2013(05)
[2]牛慧娟.美國高校學務指導的歷史發展特點及其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163-165
[3]汪雋.大學生朋輩輔導探析[J].皖西學院學報,2012(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