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一詞,我們把它理解為針對3到6歲的幼兒教育。那么,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使社會各領域提高了對人才需求的規格。這一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作為人才莫基工程的學前教育。針對當今學前教學課程設置,作為一名舞蹈教師,本人認為學前教育中舞蹈教育課程開發存在一些問題,本人就此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與研究,希望對完善舞蹈教育課程設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幼師舞蹈教育;民間舞蹈教學
前言
舞蹈是一門文化藝術,通過舞蹈的發展來看,舞蹈和我國的歷史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尤其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更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寫照和象征。
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現狀分析
本人曾經走訪過一些幼兒園,這些幼兒園的學前教育主要有算術和美術以及看圖識字等課程,可是很少看到有舞蹈課的學前教育,即使有的幼兒園開辦了這個課程,也只是膚淺的介紹,并沒有得到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從我國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現狀來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中國的兒童是不是過于浸潤于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漸漸疏遠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認識本民族獨特的舞蹈文化。因此本人認為應當強化民族民間舞蹈學前教育在幼兒學前教育中的地位,民族民間舞蹈在學前教育中應當得到更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人認為應當更加認真的審視如何把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資源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我國民間舞蹈教育學科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這和我國廣闊的地域有著密切關系,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這56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點和舞蹈形式,各個民族之間民間舞蹈的發展相對不是非常的均衡,所以舞蹈這門學科現在在我國學前教育中是一門發展中學科,還沒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教育模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復合型課程,基于這種特性對于不同的舞蹈的教育也有著不一樣的方法。舞蹈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舞蹈的動作形式,最為重要的是要通過舞蹈的教學來向學生傳遞舞蹈的靈魂,突出舞蹈的文化特點,伴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對于舞蹈的教育形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中,教學理論依據的組成、教學方法的實施、教育人群的選擇,這些都是目前擺在我們舞蹈教育面前的難題。很多舞蹈教師在多年的舞蹈教學經驗中逐漸摸索到了民間舞蹈教學的關鍵,舞蹈教育也逐漸科學化。
在我國民間舞蹈的教學中,教學目標錯位問題非常的明確,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可以說是舞蹈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課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活躍的舞蹈形式,有著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根基,所以民間舞蹈既可以歸結到廣義的理論舞蹈教學范疇同時也可以歸結到舞蹈技巧的教學范疇。人們普遍會認為舞蹈的教學理論教學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民間舞蹈的理論課程也同樣是民間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技術如果是肢體上的教學那么舞蹈的文化就應該是理論上的教學。在民間舞蹈的教學中我們反復的強調舞蹈文化,這是因為舞蹈中所包含的文化是舞蹈靈魂的一部分,應該在舞蹈的教學中得到體現。
二、民間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1、培養學生的舞蹈興趣。舞蹈需要音樂加以伴奏才能發揮出更大的藝術效果和美感。民間舞蹈的音樂有著節奏鮮明、情緒歡快、曲調活潑等特點。民間舞蹈的情緒色彩、節奏旋律都會讓學生們產生共鳴,感染學生們的心境和情緒。在下課之后,學生們會隨意的晃動著身體,打著拍子。在學生們課間休息時段,播放一些民族舞曲的音樂,順便加以教導音樂內容和其中富有的感情,學生們會非常有興趣的參與其中。
2、提高學生的舞蹈肢體美感。學生們有了學習舞蹈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常識課上加強學生們對各民族、各地區文化風俗的認識。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們學習民間舞蹈就變得簡單多了。學生的民間舞蹈教育的選材,要注意把握,要選擇有著濃郁風格,并且有著青少年特色的舞蹈。學習民間舞蹈,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肢體美感和協調性。例如學習蒙古族舞蹈,先學會《奔馳》、《擠奶》的動作律動,注意手腕和“跑跳步”的動作練習;學習藏族舞蹈,要先學習“手臂動作”、“腳的抬踏”動作律動等等。懂得了這些舞蹈的基本舞姿,才能為以后學習幼兒舞奠定基礎。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了培養興趣、感受律動以及應用舞蹈,學生的民間舞蹈水平會有更大的提高。而民間舞蹈水平的再次提高和鞏固,最好的辦法就是欣賞一些優秀的民間舞蹈視頻,讓學生們感覺民間舞蹈的民族性和動作素材究竟表現方面。優秀的幼師舞蹈作品既立足于幼師生活中,也有韻律的表現出幼師的動作語言和意趣,更能夠起到育人的作用。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獨特的舞蹈文化和風格,欣賞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視頻,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舞蹈的興趣。
4、奠定學生學習舞蹈的基礎。民間舞蹈婉轉優美,多注重細節上的把握。由于掌握的技巧比較多,而且舞蹈的強度不大,因此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舞蹈的基礎舞蹈。例如云南哈尼族的帽子舞,舞蹈以女性為主,她們拿著別致的帽子,在頭上盤旋,靈活的跳動著。而男子在一邊擊樂伴奏,配合女子變換隊形。帽子舞輕巧活潑,講究的是自由舞動。學生掌握好哈尼族的舞蹈細節,便可以學習好帽子舞。而通過學習和掌握多民族、各地區的舞蹈,學生便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礎。以后學習幼兒舞蹈將會更進一層。
三、中國民間舞蹈在學前舞蹈教育中的實施
1、學前兒童差異性教學。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每個孩子之間都存在著各種差異,有的是身體上的差異,有的是思想上的差異,有的是態度上的差異,作為學前教育者要根據這些差異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中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各個孩子在這個學前時代對于舞蹈的認知能力不同,尤其是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能力更不一樣,這就需要學前教師能夠做到合理的教學,把握不同孩子的自身特色,然后又針對性的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國是一個民族民間舞蹈資源豐富的國家,相信每個孩子們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民族民間舞蹈種類,學前教師在教學過程要注重對于各類民間舞蹈的介紹,讓孩子有充分了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空間,這樣不同的孩子們找到自己喜愛的民族民間舞蹈種類,這樣也有利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在我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中。
2、學前兒童心理素質培養教學。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表演時舞蹈的組成部分,另外,舞蹈演員還應該有好的心理素質,舞蹈的表演到了一定的水平,那時在比的就不是舞蹈動作,而是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在舞蹈的表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民間舞蹈,即使再優秀的舞蹈家當遇到大型的舞蹈表演時難免會緊張,難免會出現各種小的失誤,那么如果從小就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讓他們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在以后成長過程中十分有利。
3、加強對民間舞蹈學前教育中教師能力的提高。在學前教育中,教師是關鍵人物。他的上課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們得聽課效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不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師都有著自己的教學方式,作為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師除了有著自己的教學方式外,還應該具備吸引孩子們得教學魅力。孩子愿不愿意學習一門課程,就是取決于教師的教學魅力。作為學前教育者除了要加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知識外,還要加強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學習,作為學前教育者首先自己能夠在豐富的民間舞蹈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其次,把這種美好的體驗帶給孩子們,感染他們。我相信,沒有孩子不愿意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為老師,要用各種方法讓你的學生愛上課,愛聽課。
結束語
幼師的民間舞蹈教學,能夠全面的發展幼師素質,并能夠將中國傳統民間舞蹈發揚光大,培養一批愛好舞蹈的學生。對幼師開展民間舞蹈教學,意義重大,但實屬不易。由于學生學習民間舞蹈的知識素養還不夠完善。作為教師,需要用一些科學合理方法去激發學生們學習舞蹈,讓學生們主動的去學習舞蹈。教師既要教會學生們民間舞蹈的動作,也要告訴他們民間舞蹈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領悟民間舞蹈的真正含義,更能學會民間舞蹈的精華。而學生在學習了民間舞蹈之后,更有利于學習后期的幼兒舞蹈。
參考文獻:
[1]李霞.舞蹈文化對民間舞蹈教學影響的研究[J].華章,2010,(33).
[2]李娜.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大眾文藝,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