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授課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本文分析了語文授課中教師會遇到的問題,并結合筆者的課堂經驗提出了完善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賞析
新課改思想已深入人心,其感應的觸角已經深入到教師觀念的轉變、課堂教學的改革以及教材的編寫之中。教育界人士不難發現,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和之前的語文教材相比,對文學作品的關注更多,像錢鐘書、老舍、汪曾祺等著名散文家的作品更加豐富了。學生普遍認為學習散文時,不僅感受到了文字的優美和其中蘊含的深厚感情,還學會了更多的分析和賞析文章的方法,讓他們終身受益。
1語文授課中教師會遇到的問題
1.1情感與故事并存,容易因忽略學習重點導致解讀失衡
相比小說和詩歌,學生大多更喜愛散文,更樂意走入散文的世界。這是由于散文這種文學樣式的特質造成的,它既有真實的生活片斷又有真摯的情感傾訴,或者說,它既有小說的故事誘惑力又有詩歌的情感沖擊力。然而,散文的敘事不同于小說的敘事,它不是對一個虛構時空的連續記錄,往往是對某些生活片段過程的記錄,敘述的是事情的主觀過程。散文的抒情也不同于詩歌的抒情,詩歌中的情感往往是情感的瞬間爆發,是情緒或情感本身,而散文往往傳遞的是情感的變化過程。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散文,不要讓學生沉迷于散文的敘事,要讓學生深入地去品味和感悟文章的內涵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到作者描述抒情的方法。作為課堂主導者的教師,一定要把控好語文授課的重點,不可以讓學生陷入到散文的情節當中而忽略了學習的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引領學生,讓學生真正受益。
1.2應試教育,容易因忽略學生的閱讀感受而導致個性閱讀受限
學生當下參與的應試教育,對考試范圍和重點篇目都有標明。教師按照大綱傳授知識,強調文章的特點和風格,不經意間削弱了學生對于閱讀的切身感受,學生硬性地接受了規定的情感。而且,某些教學大綱還將親情和鄉情等主題思想融入到部分散文當中。這種應試教育形式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無法正確的理解文章內涵和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高中學生還沒有體會過太多的人情冷暖,部分主題較為沉重的散文題材學生有可能無法全部理解,像史鐵生的人生作品集,學生們就可能對文章的情感無法感同身受了,但按照教學大綱,這部文學作品是有可能出現在考試當中的,教師就要將其傳授給學生,部分學生可能就會根據教學大綱來學習文章,這樣就會限制了學生的個性閱讀。除此之外,部分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對于散文蘊含的深厚情感也只是一帶而過,只介紹了考點,讓學生學習重點的語句和自然段,這樣就會限制了學生對于散文的感情。
2科學的教學策略
閱讀是需要鍛煉的一項技能,是需要培養的一種能力,是需要長時間進行訓練的。散文閱讀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和文字更加的親近,是需要學生與文字進行溝通的。若想閱讀的授課效果更好,就需要學生、教師、教材撰寫者和散文文字等進行多元對話。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與不同類別的文字進行交流。
2.1將現實與學生的想象力相結合
語文散文閱讀的表現手法有很多,一般是借景抒情、虛實結合、以樂襯哀等。教師如何才能幫助學生靈活運用這些手法呢?這是對教師能力的一大考驗。教師在授課時要盡量將現實的情境與學生的想象力相結合,讓學生借助文本走入散文的意境,對作者的情思感同身受。而且,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感,還要讓學生學習其表達手法。眾所周知,散文之所以美,除了情境美、情思美,也離不開其豐富細膩的修辭、靈動巧妙的表現手法。學生要汲取散文中的寫作技巧,將其活學活用,豐富自己的寫作能力。最終,教師要帶領學生剖析文章的內涵,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文章的情感,讓學生觸碰到散文的精髓,讓學生真正的與散文進行靈魂的碰撞,讓他們可以從散文中獲得啟發,幫助學生感悟生活。鄭桂華老師的優秀課例《荷塘月色》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示范,她不僅讓學生走入了朱自清筆下的荷塘,還讓學生找尋到了現實生活中讓自己靈魂得以棲息的獨屬于自己的“荷塘”。
2.2用語音來感受文字的美
朗讀是很重要的,其可以幫助學生用語音來感受文字的美,但是學生不樂意讀,不敢于讀,更不會讀,這就阻礙了學生感受文字的美。從頭再看朗讀的好處,我們就會發現朗讀的個性化、精細性、思維性等多種好處。高中生朗讀時應該謹記放膽、合適、重復三個要點,要用環境、勸導、聽覺等方式幫助學生張口,讓學生真正將感情投入到朗讀當中,讓學生更深入的感受文字的美,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文字和語音都是美麗的,他們結合的結晶更加美好,其能夠讓朗讀者和聆聽者都受到感動。蘇軾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赤壁賦》)若大聲讀出,就會感受到蓬勃豪邁的氣勢噴涌而出;若是默默斟酌文字,所感受的氣勢是不同的。朗讀是因文而異的,有效的朗讀并不取決于聲音的大小,而是取決于情感與語音是否恰切地相融。我喜歡早自習時讓孩子們用“人造麥克風”的方式朗讀,兩手輕捂耳朵,輕輕地動情地朗讀,你會全然忘記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只聽到自己的聲音,盡情享受自己的聲音,細細體味和傳遞沉淀在文字里的深情。
2.3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授課的主要對象就是學生,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幫助學生接受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學會揚長避短,進行內省,更好地改變自己,讓自己更加適應這個世界。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學習時,要不斷的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要發揚自己的優勢,更要提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劣勢,要不斷的改變和前進。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進行反思和改變,讓學生通過自評和反思變得更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自主反思和評價的習慣,讓他們將學習態度擺正,將合理的學習方式運用到學習當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自我評價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挑選。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理念的引領下,散文閱讀教學也應把全面提升學生散文閱讀賞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置于首位,散文閱讀的學習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高中散文還可以從多方面加強學生的賞析能力。其中,針對文字進行閱讀學習是提升學生能力很重要的途徑之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學習語文,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文學;還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作家作品的資料,或者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喜愛的作品來充實自己。作品的選擇可以根據年代來劃分,還可以根據作家、風格、文體等來進行劃分,由內而外,由點到面地學習散文,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歸納,切實提升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楊生春.對話式閱讀的構建⑴.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17(1):80-84.
[2]韋瑜.把握散文情感的教學嘗試[J].中學語文教學,2009(06).
[3]徐煥風.淺談散文的“文眼”教學[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01).。
[4]鄭桂華.聽鄭桂華老師講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