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匯教學的意義
詞匯是語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語言表達的最基本成分。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沒有一定量的詞匯做基礎,就無法同他人進行交際。英語教學也是如此,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詞匯教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度罩屏x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教育部,2001)對于中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明顯提高了要求,初中階段除了要求“了解英語詞匯,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的詞匯概念外,對學校領會詞匯和活用詞匯分別作了“理解和領悟詞匯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和“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的要求;而高中階段運用詞匯的要求則更是明顯提高,提出“運用詞匯描述比較繁雜的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由此可見,我們的詞匯教學不僅停留在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上,如何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輸出詞匯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
二、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部分學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詞匯的處理令人擔憂。盡管新大綱和新教材對此提出了要 求,但在不少學校的課堂教學中,仍可以看到教師只注意知識的傳授,單純地講解詞匯的讀音、詞義和拼寫。他們無意識地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使詞匯學習脫離了生活。學生只是通過硬背孤立地記住幾個單詞,卻無 法準確地使用,以至在造句中出現“Open the light.”和“I happy hear the news.”一類的錯句。錯誤出 現在學生身上,問題卻存在于我們教學之中。如果這類問題得不到重視和解決,無疑會影響中學外語教學的質 量。目前,不乏有關詞匯的教學方法,如集中識詞、構詞識詞、情景識詞等,在教學中都發揮了有效的作用;但這些方法在體現詞、句、文三者的內在聯系上仍不鮮明,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
三、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
(一)孤立教詞。長期以來英語詞匯的學習形成了傳統的定勢,即認為只要記憶力好,經常背單詞就行了!于是“詞匯學習”就成了“背單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常常把單詞從所學的語言知識中剝離出來!花整塊的時間單獨教學,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關聯的詞義和用法,卻不能在聽、說、讀、寫中消化和吸收,成了死記硬背知識的機器,無創造力可言,使詞匯學習枯燥乏味,效率低下!
(二)復習少。中學英語教材中單詞較多,重現率較低,有些教師容易忽視這一點,結果有相當一部分詞與學生見過一兩次面之后,就很難再見!遺忘的衰退理論認為: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就會逐漸減弱、衰退以至消失,遺忘規律指出,識記后最初遺忘得較快以后逐漸減慢!針對這些理論,詞匯教學后應及早加以復習!
(三)主次不分,負擔過重。英語詞匯中有常用詞、基本詞、詞根,這部分詞只占英語詞匯量的極小一部分,然而作用卻很大,學生應將反復記憶的重點放在這方面! 《全日制普通中學語教學大綱》對詞匯的教學和掌握有明確的要求,但在實際中也有不少教師忽視這一點,不分主次一律要求學生對所學詞匯表、形、意、用法全掌握,其結果是,需要達到的要求沒達到!
(四)容易遺忘。對學生來說,第一次記單詞比后來鞏固和記住它們容易些!老師們經常聽到學生抱怨他們邊記邊忘,究其原因有三個,一是在第一次學習和后來的記憶過程中,學生沒有從對話、課文、辭典、閱讀材料等一些相關的內容中憶起這些單詞(其中包括詞的音、形、義以及用法)!也就是說,第一次輸入的單詞信息是不準確的!二是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會受到干擾!例如不同的課程、同義詞和中文環境的影響,這些情況會微妙地影響到記憶的效果!三是一些同音、同義詞混合在一起,如果沒有很好的區別就會增加英語詞匯記憶的難度!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例如,同音詞“meat”和“meet”,它們僅有一個字母不同!同義詞“also” “too” “either”,盡管他們有相同的意思,在句中的用法卻不同!
(五)不能靈活運用。在學習詞匯過程中,學生由于環境的限制和學習技巧的缺乏,他們通常只是機械記憶!脫離一定的語境和文化背景,他們不能在實際交流中理解和運用這些單詞!從而使得詞匯的記憶效果不是很好!比如當學生遇到這樣的一些詞組,像“black tea”和“Can you give a hand?”或者是“It rains cats and dogs”這樣的句子,雖然沒有新單詞,他們還是感到模棱兩可!在實際的應用中,中國的學生常常說中國式的英語!
四、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系統性。識記單詞是學生學習外語的一大難點,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記憶策略將會大大提高詞匯記憶的效果,減輕詞匯記憶的負擔。要提高詞匯記憶的效果,需從多個角度理解詞匯,運用多種方式記憶單詞。在平時的詞匯學習中,教師應適當歸納字母組合的讀音,使學生在英語單詞的音、形、義之間建立聯系,這無疑會減輕記憶單詞拼寫的困難。另外英語詞匯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系統,單詞的數量雖然龐大,但構成單詞的元素---詞根、前綴和后綴等卻是有限的。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英語的基本構詞法,通過構詞法拓展詞匯并推斷新詞的意思,讓學生明白“萬變不離其中”的道理。
(二)聯想性。同時,根據認知規律,在識記單詞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聯系歸納的方法,把有規律的詞整理歸類,讓新的詞匯不斷融入舊的網絡,提高效率,以example為例,可以構成以下詞塊:for example 例如,take an example 舉例,set an example 樹立榜樣,follow the example of 以……為榜樣,beyond example 沒有先例,be an example to sb.借鑒,告誡等。我們知道英語語言中存在著90%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掌握大量詞塊是熟練使用語言的基礎,可提高表達的準確度和地道性。
(三)交際性。除此之外,我們老師還可以以主題意義為核心,教會學生詞匯識記策略?!陡咧杏⒄Z》教材,每個單元均有明確的主題,因此,學習每個模塊時,圍繞不同的話題,教師要善于使學生聯系有關話題,將存在于網絡中的有關詞匯提取出來,經過Brainstorm的環節,復習有關詞匯,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構建好科學合理的詞匯關系網,更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詞匯的搭配及其與其它詞匯的關系,提高理解、記憶和運用詞匯的能力。
(四)語境性。詞匯學習的最基本的原則是“字不離句”。句子是承載詞匯所包含的意義和語法結構的載體。在詞匯學習中,讓學生記憶含有生詞的典型例句并輔以造句等實踐訓練,是使學生從學習語言過渡到運用語言的必要途徑,學生造句的過程就是把知識輸入轉化成知識輸出的過程,通過在不同的語境中多次體會詞的用法,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不斷加深,同時也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借助真實語境記憶詞匯,正所謂,詞匯只有依存于一定的語境才具有生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設生動的語境,來檢測學生對目標詞匯的掌握程度。在語境中檢測詞匯既可以兼顧詞匯的運用、動詞的時態、名詞的單復數、詞性的變化等因素,使詞匯的檢測立體化,真正體現“學中用,用中學”的理念;又可以借助語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發現、歸納、分析語言現象和總結語言規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教師通過創設有效的語境來教學詞匯能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從單調、枯燥的抽象記憶轉變為豐富、生動的形象記憶,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以舊引新,以新固舊。有研究表明,學生至少需要與詞匯接觸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個詞匯(Nation,1990)。因此,有意識地多次復現目標詞匯是詞匯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重復并不是簡單的再現,而是以循序漸進的任務鏈為載體,滾動式拓展詞匯,在復現中深化理解,鞏固和內化詞匯知識。為了達到這目的,我們老師可以盡量多的設計詞匯復習的任務給學生。設置任務的目的是給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機會,而不是讓學生望而卻步,因此教師所設計的任務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前后貫通,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
五、結束語
總之,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詞匯的熟記對掌握和運用語言舉足輕重!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和記憶方法,突破詞匯難關,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益的重要環節!詞匯教學貫穿整個英語教學的過程,是教學過程中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是應該著重攻破的一道難關!因此,教師應重視發揮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讓學生發現新詞和總結規律,并通過實際交際活動,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和掌握詞匯!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詞匯教學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和記憶策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記憶方法和詞匯學習技巧,從而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