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評課是在練習或考試之后,教師對其講析和評價的一種課型,是一種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復習課,也是初三復習教學中的一種常見的課型。試卷講評課是在練習或考試之后,教師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課型,它具有激勵、矯正、強化、示范的作用,特別是復習階段又有總結經驗、拓寬思路、揭示規律、提高能力的功能;試卷講評具有總結經驗、拓寬思路、揭示規律、提高能力的功能,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本文論述了如何提高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旨在發揮試卷講評在教學中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試卷講評效果呢? 現就這一問題與各位同行進行探討。
一、教師要注意分析歸類、進行總結
教師在講評課時不能只按照題號順序講評,而是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構理情景進行分類化歸,可以將每份試卷所考到的有關知識點的習題集中在一起,形成若干知識板塊;可以講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歸在一起進行講解,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可以將形異質同的題歸類在一起講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的本質;還可以根據試題本身的性質來分塊講評:有的試題專門強化重要知識點,有的試題專門啟發多種解題方法,有的試題專門教訓粗心大意的學生,有的試題專門誘活定勢,將同類試題歸納在一起,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二、教師講評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參與性
試卷講評課一般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但“教師一卷講到底,包打天下”的講評方式越來越失去吸引力。所以常出現“教師講得津津有味,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訂正之后類似題目仍然不會”的尷尬局面。試卷講評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性教學活動,若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收不到好的講評效果。因此,教師應盡量提供學生自己總結、自行講評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展開個人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錯誤之處,然后由其他學生指出錯誤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
三、教師要加強個別典型題方法技巧的點評
教師講解題型分為兩類:一是全班學生都解決不了的題,二是特別典型的個題。在這兩類試題講解過程中對于個別典型題教師應重在解題思路的分析和點撥,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題中的關鍵詞、詞、句,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或引導學生回憶題目涉及的相關數學知識,挖掘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的內涵和外延;或探尋題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再現正確的數學模型,讓學生對要解決的問題建立清晰的數學情景。精講精析的同時,要擇其要點、精心設疑、耐心點撥啟發,要引導學生學會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對知識進行合理的發散延伸,引發設題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要透過題中的表面現象,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進行開放、發散式講解,并留給學生必要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悟深、悟透。并根據題型本身特點設計合理、恰當的變式訓練題,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類題型的解題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從中體會以不斷變化的題中它不變的核心內容及本質,要做到“舉一反三”的同時,還要做到“舉三反一”,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教師講評要注意組間交流 班內改錯
小組展示自己不會的題或疑問,由別的小組來進行解答。學生在展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展示其思維的全過程,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討論、交流時間,讓好的學生教基礎差的學生,并帶動中游的學生。要給學生參與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允許并倡導學生對“評價”作出“反評價”,即使學生的思維有誤,也應鼓勵他們盡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以使清楚地了解其學習中的困難究竟發生在何處,并且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學生才會有所悟,才能有所收獲。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對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在此過程中學生基本能解決試卷中稍有難度的題。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組織、點撥、啟發,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大膽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鞏固強化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維水平。
五、教師講評要以題帶面,體現知識綜合性
講評時,要引導學生領悟并思索解題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查漏補缺,有無縱橫聯系,如何聯系,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和結構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綜合、運用及解題能力的提高。對具有較大靈活展性的典型題要作進一步的\"借題發揮\",講評時,教師要善于以題帶面。具體可通過(1)一題多變,變換條件(推斷等)多方設疑,提高學生臨場應變能力,起到以少勝多的作用。(2)一題多解,展示多種解題思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3)多題一解--總結解題規律,引導學生對一道題目深入研究,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找出共同的規律,真正達到理解和運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跳出“題?!保圆蛔儜f變。例:一次函數是數學中考中永恒的話題,可拿一典型題講解題思路,講解題方法,講解題規律。通過典型題的解答,使學生懂得這一類型題的解法。
六、教師講評后要做好矯正、補償,注意延伸性
講評課后必須根據講評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和補償,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具體做法是: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將答錯的試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做好答錯原因的分析,并注明正確解答。同時,教師要及時依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補償練習,使學生真正領悟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掌握典型問題的解題規律與技巧。
總之,在試卷講評時,滲透科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講評全過程的首要任務,同時也要兼顧考試心理的指導,教師要讓學生在試題講評中能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品質。同時,試卷講評課應該是深化提高課,如何使試卷講評走向實效,真正做到“懂一題,會一片”仍需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同時,試卷講評課應該是深化提高課,如何使試卷講評走向實效,真正做到“懂一題,會一片”仍需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