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閱讀習慣讓人受用終身。教師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給與及時的關注,運用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幫助學生們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在小學英語閱讀課上,目前教師都采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這一基本教學模式,本文思考了這一模式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上的運用,并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進一步分析、探討提高語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語篇;閱讀教學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英語課本中,英語語篇經常出現,越是高年級,課文中的語篇往往會越來越長,語篇中涉及的生詞、句型和文化背景知識較多,這樣大容量的語篇常常讓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覺得難以把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閱讀并理解文本,是教師經常在探討的一個話題。
在傳統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經常是將新詞從語篇中分離出來,進行單獨講授,待學生讀熟理解后,再將文章進行分段閱讀講解,最后對語篇進行整篇閱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一步一步推進,教師漸漸走出了之前過分注重語篇詞匯和語法的講解的誤區。教師們開始思考新的教學方式,“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及發展需求開展閱讀教學,從一開始就傳授給學生閱讀技巧和策略,關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此背景下,教師們開始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英語語篇教學模式。
一、語篇與語篇教學
百度詞條上對語篇是這樣定義的:“語篇(discourse)指的是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交流過程中的一系列連續的語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從功能上來說,它相當于一種交際行為。”因此,我們可以把語篇當成一項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語篇教學的關鍵是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在對語篇材料進行整體感知、內化體驗和語用交際的過程中養成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從整體入手,呈現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在具體的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如何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對目標語句的學習和運用,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要能夠有效地落實教學。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與理解,以及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將直接影響語篇教學的成效。
二、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三步驟
我有幸參加了第四屆福建省小學英語新課程觀摩研討會,與會老師的閱讀教學展示課設計巧妙,發人深思。下面以黃宛輝老師執教的《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Part A 為例,談談對于如何有效地實施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一些感想。
步驟一、Pre-reading:創設語境,整體感知。
Pre-reading 是語篇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解決語言理解上的障礙,為語篇的學習鋪好道路。好的閱讀前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對語篇中的話題產生興趣,又能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目標語篇的學習當中。那么,什么是好的閱讀前活動呢?在筆者聽過的公開課、展示課上,會發現經常有老師們在這個環節煞費苦心,設計出許多各式各樣的讓人覺得豐富、新穎的活動。這樣的活動雖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否能確實有效地起到導入的作用呢?筆者認為,pre-reading作為課前熱身,費時不宜過多,形式不宜過雜,老師們在設計Pre-reading的活動時可以巧妙但要精簡。設計活動時,首先應明確該文本的話題和教學目標,初步地對語篇進行整體的鋪墊和呈現,盡可能將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個整體感知,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教學片斷1】
Step One Free talk to get to know the teacher.
Enjoy a song about Gulangyu.Teacher introduce herself
Hello! My name is ……,I’m from Xiamen.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going climbing.I often go climbing at weekends(自然呈現該課的生詞go climbing,并開始圍繞著weekend的活動開始師生間的討論交流)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s?
I often ……
Sometimes I ……
【評析】這位教師設計的閱讀前活動很簡單,以師生對話開場。教師通過做自我介紹,談到喜愛的活動就此話題與學生展開對話,巧妙地呈現了本課的主題,導出本課的核心句型結構。學生通過談論周末活動對新的句型進行了初步操練,完成了閱讀前的準備活動。這短短幾分鐘的對話雖沒有精彩熱鬧的過程,但卻一直在為文本的學習做鋪墊,簡潔明了、直入主題。
步驟二、While-reading:聽讀語篇,整體教學
While-reading是學生語篇閱讀的過程。這一過程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從語篇中獲取信息,最后達到理解語篇內容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應從整體性原則出發,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真實而完整的語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下,通過閱讀發現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推測并理解文意,完成閱讀任務。在本節課上,這位教師針對文本設計了三次閱讀,教師對每一次的閱讀都提出了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理解文本,隨著問題的提升,完成了從知識汲取到能力發展的轉化。學生在完整的篇章閱讀中獲得閱讀技能。
【教學片斷2】
1、Rea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weekends?
b.What questions do they ask about weekends? Underline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