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式。但在強調個性的同時,我們必須努力追求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只有科學的教學思路,才能科學地指導教學活動。科學的思路就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根據筆者近些年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有力作法發表膚淺之見。
一、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初中數學教學的藍本,不偏離數學課程標準
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必須遵循數學課程標準,充分體現課程標準。教學的最根本的出發點必須要放在學生的發展上——“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教”。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以不同的發展”。因此,新課程教學總體思路設計:一要把學生“學”數學放在教師“教”之前,“導”學是教學之重點。二要把組織學生自主數學學習活動作為老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并要擔任起活動的指導者。三要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四是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數學能力的訓練不能放松。五要實施差異教學,使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設計思路要圍繞具體教學目標,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等多種因素來進行。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破傳統教學思路之束縛,大膽創新。如教學“有理數的意義”,我的設計思路是:(1)從自然數的減法入手,提出問題:大家的掌握的數不夠用了!(2)提供一兩個實例,指出負數的實際存在及意義,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負數并探究其表示的實際意義。(3)體驗有理數。如果設定向南為正,一步長為單位1,先根據動作說出有理數,再根據有理數做出動作。(4)比較“向南5步”與“向北5步”之異同,我們可以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嗎?
二、我們教師要教學思路明晰,教學目標明確,作課堂的有備之戰
所謂思路,是指對教學內容整體掌握,大腦指揮棒的問題。它在于激起學生求知之欲;在于引導學生理解負數應用的實際意義,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思路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有理數的意義,體驗數學表達方式簡潔、明確之特征;理解相反數、絕對值的實際意義;使學生體會學數學可以提高我們的細致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活動的標準,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科學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對教學活動程序設計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主導著學生按預定的教學目標進行,當然,這并不排除根據實際的活動情況臨時作必要的調整。
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突出基礎目標,數學課程教學的目標包括數學基礎知識目標和數學基本能力目標。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知識目標和能力的目標具體體現在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活動和每一項能力訓練活動中,即要明確教學活動中要“學什么”和“練什么”。與傳統教學目標所不同的是:新課程在強調“雙基”教學的同時,更突出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的組織,即要強調學生“怎樣學”的設計,而不是“怎樣教”的設計。
三、要體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目標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展”的目標,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具有可拓展性。即每一個教學活動目標設計,既要有定性目標(基礎目標),還要有不定性目標(發展目標)。在學生實現基本目標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力求能夠實現每個學生在同一的學習活動中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如“冪的乘方”一節,我的教學目標設計為:(1)掌握冪的乘方運算法則,能夠運用法則準確進行冪的乘方運算。(2)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探究數學規律來獲取新知的意識。(3)讓學生體驗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目標(1)是基礎目標,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達到。目標(2)是發展目標,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后,大部分學生能達到。目標(3)是給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提出的,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及其它學科知識都蘊含著的普遍規律性,進而激勵學生從諸多的特殊現象中探究一般規律的興趣。
教學過程的設計:數學教學過程是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師主導下展開的“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的設計就是具體教學活動步驟的安排,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手段和方法及教學藝術程度。筆者認為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首先體現教學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策略,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應當包括“導入——提出問題;探究——思考、研究問題;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總結——明確問題;實踐——應用問題”。一次教學活動的過程設計要根據教學目標,選定具體的豐富的內容,這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練習、典型例題、能力訓練題、實踐題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么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逼鋵?,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總之,在常規教學中,初中教學設計功不可沒,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對待,精心準備,喚醒處于萌芽狀態的學生思維,為學生服好務,為他們更高層次的學習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