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國家近年來加大了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力度,農村體育教育工作已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西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仍然需要很長時間。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經濟落后,教育資源匱乏,農村學校體育資源短缺。有研究提出西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4個問題,人均體育經費低、小學體育場地設施缺乏、中小學體育師資不盡人意。①新的體育課程改革對西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課標更高的要求下,如何優化西部農村中小學學校體育資源建設,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推動學校體育發展、提高素質教育質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我國新課標理念下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必要性
2.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稿)
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到“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收益。”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同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因此不可能完全按照統一的要求來實施課程,因此各地區要根據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及設計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地域的特點,使不同地區的學生都能接受好的體育與健康教育。
2.2體育課程資源內涵和必要性
體育課程資源是指為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而必需的素材性和條件性體育資源的總和。體育課程實施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施和環境,以及健康知識、運動技能。②有利于教學的一切因素都可作為課程資源。因而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力需要體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資源。體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組成部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這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使他們將來面對社會激烈競爭和壓力的需要,也是成為建設社會的棟梁之才的需要。
3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
3.1西部體育課程開發的區域性
體育資源的開發受到經濟很大的影響,西部農村地區人均體育經費還比較低,保障教育權利更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特別是西部農村體育經費更低,實施課程資源不足。在國家和地方不斷加大支持力度下,著手利用社會資源,鼓勵教育機構、辦學形式、課程設置、學生成份和經費來源的多樣化,還需要注重體育教育公平,逐步滿足體育教育的需求。體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機會。只有進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全面增加體育教育機會,才能真正縮小并消除差異,更好地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影響學校體育課程的開發的另一個因素,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淡薄而導致大量課程資源被埋沒。綜合兩種情況,西部體育課程的開發需要結合西部農村的經濟實際,結合已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體育教育體現區域性。
3.2理念價值的認同
教育部門對新課程改革的價值認同直接關系到其對課程改革的實施。教育部門的課程資源開發理念與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相符合,就會理解和認可課程改革。影響西部農村地區體育課程開發的因素還有觀念的落后,包括學校注重升學率,體育主管部門落實文件不到位,體育教師的觀念落后,學生和家長對體育課程認識不全面等等問題。學校體育的主管部門要徹底轉變觀念,向學校體育先進省市縣學習成功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中小學體育教師加強學習新課標需要觀摩學習提升觀念。這樣才能達到新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到的“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收益。”由于東西部教育發展的差異,如果在教育觀念水平上的差異不加快消除會進一步的拉大。
3.3 西部農村地區體育課程開發的實際行為
3.3.1加強與東部發達地區的聯系
中國西部的12個地區中包括了1個直轄市、6個省和5個自治區,大部分地區教育資源匱乏。這就要求西部需要東部和中部地區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國家實行許多項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些西部教育經濟上的問題。但教師水平上的差異、教學條件上的差異和管理水平上的差異等卻一直無法得到徹底的解決。東部優先發展的戰略最終為西部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依托和保障,這也將成為中國教育今后發展的大趨勢。西部農村地區更加要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或以不同的方式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靈活的機制使得西部學校體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不拘泥于固有形式,取長補短,為發展所用。
3.2.2西部農村地區內部整合資源
西部農村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民族傳統體育卻沒有在學校體育中體現,所指定和進行的大多是體操、田徑、籃球等競技項目。我國的體育課程與教學內容已滯后于社會發展,需要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取代了傳統的競技體育教學模式,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其成為體育課程中的新亮點,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符合我國學校體育現狀與教學要求。壯族的搶花炮、打扁擔;藏族的賽牦牛、賽馬;傣族的跳竹竿、腳鼓對踢、傣拳等都可以通過適當的加工和改造而進入體育課程。③對這些資源的開發不僅有利于形成具有各個地區、各個學校特色的體育課程,而且還可以很好地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課程的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既可使教育經費短缺,體育器材、場地匱乏等問題得到緩解,還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且使西部少數民族體育得到系統傳承與進一步的規范發展。另外還可以引入新的運動,例如戶外拓展項目。學校體育資源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保障條件,是增強學生體質,傳授鍛煉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教育過程中所運用的財力、物力、人力等各種要素的組合。在充分注重體育課程環境資源和課程人力資源下,體育教師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改造場地器材,提高場地利用價值合理布局學校場地和器材。④
4.結束語
隨著我國不斷的發展與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也逐漸得到肯定和認同,關于體育課程資源觀的研究也需要逐漸得到重視。新的體育課程理念需要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既可以縮小地區間體育教學資源的不足,又有豐富中小學生體育學習內容。
參考文獻:
[1]高會軍.新時期西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特點及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3月
[2]程斌,聶銳新,趙興武.中學體育課程資源概念的內涵與界定【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22(7):70 -72
[3]劉萬斌.西部少數民族體育與西部學校體育課程互動式發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月
[4]潘自強.寧夏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