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逐步步入現代信息技術時代。應運而生的是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契合,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教育之于“因材施教”和“學以致用”的基本需求的必然。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校園中已經普遍得到宣傳教學和應用,但就具體在教學課堂和校園社團的實踐中,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本文就從具體校園網絡實踐中,提出一些現實性問題并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校園社團;校園網絡
21世紀國際競爭的核心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上,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最顯現的就體現在科技水平上的差異,而科技則掌握在人才手中,因此,未來各國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機遇和挑戰、希望與風險并存,各國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無不重視對教育的發展和對人才的培養。而進入信息時代的現代社會,現代信息技術在校園的應用和普及。建設現代化數字教學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同樣,將現代信息技術引進校園社團也可以提高活動的效率和水平。
一、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校園的應用情況
早在1990 年,美國克萊蒙特大學教授凱尼斯·格林發起并主持了一項大型科研項目,“信息化校園計劃”,拉開了國外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序幕。我國高等學校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大多始于20世紀90 年代,比發達國家起步晚了10~20年。初等教育信息技術的推廣則相對還要遲一些。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特別強調了要利用信息技術來推進教育改革。我國“數字校園”就是在這一信息化建設基礎上提出的。
從國內外初等學校(主要指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的歷程來看,信息化建設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校園網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和數字化校園建設。
目前,我國大多城市中小學已完成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并引進或開發了一批應用管理系統,如財務管理、教務管理、人事管理、考試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在教學方面也已經廣泛的應用,另外在社團活動方面也已經開始探索和應用。下面主要就教學和社團活動作簡要分析。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初等教育學校教學和社團活動中的應用
(一)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使得很多高科技的器材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自然也是建立在這些高科技器材上的。在目前我國的學校之中,現代化教學手段一般是指運用電子器材和電子技術開展的,如被廣泛應用到的幻燈片、錄音機、投影儀、電視機和電影放映機等等,這些電子設備在學校教學中是很常見的,教師通過這些電子設備來將課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性的聲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現在筆者就簡單概述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方式。
1.網絡教學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可以稱得上是本世紀的最大成就之一,網絡的出現以及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變,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找到各種信息,并在相關的網站上開展討論等等,這種方式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言論自由,讓他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展示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借此平臺在線與教師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難點,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近期,網上課堂也逐漸成為一種熱潮,學生在學校接受到的課堂教學是很有限的,但網絡資源卻是無限的,網上課堂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實現遠距離教學,讓學生隨時可以進行課堂教學,這不僅延長了學生課堂教學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彌補他們在校期間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雙管齊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多媒體教學模式
談到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首當其沖的就是多媒體教學介紹。多媒體教學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及超媒體教學。首先來簡要分析計算機輔助教學,所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用計算機設備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并進行資料展示、情景模擬、提出問題、評定答案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而多媒體教學則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教學手段了,是用多媒體把相關的影像、動畫、聲音等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集體呈現給學生,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超媒體教學包含的內容則更加飽滿,不僅包含多種形式的信息,而且還可以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提供瀏覽檢索的工具,從而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學習行為的開展。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師、學生和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互動的局面,當然這種教學手段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之上的,畢竟多媒體只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
(二)在社團中的應用
網絡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信息素養是每一個社會成員所必須具備的品質。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如何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還要教會學生應該如何正確使用這些信息技術,如何在社團活動中正確選擇適宜的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選擇中、利用中慢慢培養起必要的信息學科素養。
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巨大的優勢促使了學生社團的飛躍發展。這說明一個處在當代這樣一個高度信息化、透明化、現代化學習環境中的學生社團,如果要有所作為,要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發揮自己的獨特功能,應學會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吧巾旓L光雖美,沒有云梯,怎能攀越”?
在我國很多中學都有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學生社團,但真正有作為、有影響的卻屈指可數。究其原因,其中缺少必要的電子設備支持和高層次信息技術支撐是關鍵,很多中學學生是社團連基本的電化教室、錄播教室和網絡教室都沒有,指導教師也很少能主動地幫助學生社團去爭取、申請,甚至有的指導教師自身就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習慣沿用傳統的活動方式,言傳身教式的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團活動,這就極大地束縛了學生渴求新事物、新方式的求知意愿,制約著學生社團的深層、高水平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社團活動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更是一個學校打造優質育人平臺的重要載體。優質的社團建設是學校優質發展的重要載體,而實現社團的優質建設,信息技術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和設備保障,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打造社團校本課程、科技研究、文學藝術、社會實踐等不同的社團建設主題,形成優異的建設成果。研究者所在校的社團,多年來不僅沒有干擾廣大師生正常的學業學習,更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認可。
三、追尋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更優化的路徑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現在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已經得到很好的開展,但是問題依然是存在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針對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教師的語言表述存在著很多的局限性,學生的理解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即能真實客觀地再現知識原貌,還可以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的彌補語言表述原有的局限,運用更加直觀的教學用具,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再有,就是針對社團建設的問題。首先應當實施網絡教室集中管理制。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開放網絡教室,在使用網絡教室時要有指導老師在幫管理、指導,出現學生從事與本社團活動不相干的利用時及時制止;其次如實行退團制。對于在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社團活動中出現違規的社團和個人要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對于多次違規者要制定管理辦法,嚴重予以解散或清退;對于因參加社團活動而造成成績明顯下滑的成員,也要予以勸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統計手段,對每個成員實施跟蹤,了解其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張玲:論現代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6年3期。
[2]袁文斌:信息技術在中學社團建設中的應用案例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