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拼音是我國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小學生認識漢字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國廣大人民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其實漢語拼音只是一種工具,幫助小學生識字、看書,但是受到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小學的漢語拼音教學已經成為了小學生學習的目的,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及成果。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國在2001年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改革,本文就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改革與實驗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改革與實驗
漢語拼音教學從1958年我國頒布《漢語拼音方案》之后就成為了我國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由于人們對漢語拼音作用、功能認識的不同,導致了漢語拼音教學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斷的發生變化,其中有一段時期漢字拼音化的呼聲在我國極度盛行,導致人們迷失了漢語拼音教學的方向,并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實驗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有的小學現在還受其影響。我國在2001年推出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漢語拼音教學做出了深入的改革,如何理解該改革與實驗將直接決定著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理論和實踐。
1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改革與實驗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人民開始對我國語言文字發展方向的認識和把握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尤其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儒家文化圈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都促使了各國人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發生重大的轉變。在我國,傳統文化也已經不再和經濟發展勢不兩立,也不再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令人吃驚的是語言文學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還發揮了巨大的功能;另外在計算機方面,計算機的發展和漢字處理問題的解決徹底否定了漢字與現代科技無法融合的觀點。同時還有一些學者在積極的研究語言文學的學習同智力發展之間的關系,其中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漢字要比拼音文字更加有利于思維的發展,可見漢字要比拼音文字重要的多。但是在我國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已經把漢語拼音當成了教學的目的,讓小學生重點學習漢語拼音,甚至有時用漢語拼音代替漢字,這樣的教學雖然滿足了小學生一時的閱讀需要,但是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卻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后果;另外在我國普通話的推廣過程中,很多人并不把漢語拼音當成學習普通話的工具,而是當成了普通話的學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利于大家普通話的練習。為了有效的防止這些不良問題的再度發生,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準確的學習中國漢字,并為了推廣我國漢字的重要性及其對當今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我國于2001年對小學語文漢語拼音的教學進行了深入了改革。
2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改革與實驗
對于小學生來說,漢語拼音只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符號,學習起來會感到非常的枯燥無味,同時也很難記住那些拼音。我國傳統的漢語拼音教學模式一般都是老師演示、范讀,然后讓小學生跟著老師一邊讀、一邊記,一節課下來都是讀和記的不斷重復;在一些教學方法相對先進的小學,會采用一些兒歌、比賽等多種形式幫助小學生讀、記,但是還是避免不了機械式記憶的學習方法,讓愛玩的小學生感到厭惡,同時老師為了讓小學生更夠記住也花費大量的精力,但是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效率,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學法改革,并對其進行了相應的教學實驗。
2.1 單韻母的教學改革與實驗
在單韻母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聽讀訓練、夯實基礎”的教學方法。其中“聽”是讀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環節。“聽”能夠辨別字母發音的正確與否、辨別音值讀的準確與否以及辨別拼讀的規范與否。所以在單韻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聽讀相結合的訓練。比如,在教韻母“a”時,老師可以先提示小學生觀察發音口型,然后再發音;練習幾遍之后老師可以讓小學生只做口型而不發音,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為小學生對音的記憶搭起橋梁。經過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驗,該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夠讓小學生發音更加準確,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2.2 復韻母的教學改革與實驗
在復韻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與單韻母教學方式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的發音時,老師可以借助小學生在學習單韻母時養成的良好的聽、讀習慣,引導小學生學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由一個音素滑向另一個音素的口型變化的動程,例如在小學生學習復韻母“ai”時,老師可以先讓小學生做出“a”和“i”的口型,然后讓小學生跟著老師由“a”音滑向“i”音,慢慢的把“ai”的音發完,采用類似的方法讓小學生學會“ei、ui、ao、ou、iu”等復韻母的發音。在教小學生學習復韻母時,要注意從前一個音滑向后一個音時口型的變化,因為這種口型的變化剛好是學習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基礎,所以學好復韻母的發音才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2.3 拼音識字的教學改革與實驗
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和普通話的基礎工具,但是它并不是小學生學習的目的,所以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拼音識字作為教學的目的,讓漢語拼音充分發揮“工具”的作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單純的教漢語拼音,應該與漢字相互結合,剛開始學習時,應該把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帶到教學當中,讓小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接觸的漢字去學習漢語拼音,這樣更加有利于小學生記憶漢語拼音,同時也能夠把讓小學生了解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筆者通過相應的實驗,發現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小學生盡快的掌握漢語拼音,并能夠充分的利用漢語拼音識字,說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發揮漢語拼音“工具”的作用。
3 結語
我國傳統的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甚至有的小學已經偏離了學習漢語拼音的正真意義。通過對我國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改革,可以為漢語拼音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改變我國傳統教育模式中的錯誤方式,同時也能夠培養出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時能夠有效的推動我國漢字在世界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防止以拼音代替漢字的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1]吉日嘎拉.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J].東方青年·教師,2013(17):89-90.
[2]陳梅.淺析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現狀與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4(3):78-79.
[3]黃念武.談如何進行小學漢語拼音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