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訓練是軍事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員素質,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途徑。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有一個重要而現實的的問題,運動損傷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明確了運動損傷的原因,對于促進體育訓練工作,保障學員的身體健康,增強部隊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體育訓練;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一、運動損傷的生理原因
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身體素質不夠好。這主要是因為在體育訓練中,急于求成,過多強調技術動作訓練,而忽視了對身體素質的提高,以至于學員對于有些動作根本沒有能力完成或勉強完成,超出機體負荷能力,對運動組織造成傷害。二是身體疲勞。身體疲勞時,肌力下降,收縮放松時間延長,速度減慢,由此常常使對抗肌群產生不協調,喪失完成動作所必須的靈活性和速度,以致造成失手摔倒現象,發生各種性質的損傷;神經疲勞時反應容易遲鈍,判斷容易出錯,動作協調性就會遭到破壞,此時如果再進行具有一定難度的技術動作訓練往往就會力不從心,出現意外,造成損傷。實際上由于有的單位領導布置任務層層加碼,超前訓練,超負荷訓練,使體質差的學員勉強跟上訓練,往往因體力不佳而發生損傷;三是局部負擔過重。由于訓練安排內容不當,加之人體部位生理解剖弱點,尤其是在專項訓練中局部負擔過重是訓練損傷的重要原因。四是小傷積累。由于在訓練中缺乏科學的安排和組織,運動量過大或增長過快,以致超過人體器官組織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在一些周期性項目中,對人體組織結構過度擠壓磨擦,或過度牽扯拉伸,引起小細損傷積累,形成慢性損傷。
二、運動損傷的技術原因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準備活動不正確。適當的準備活動可以提高肌肉溫度,克服人體的惰性,保證人體各項器官進入最佳工作狀態,準備活動還可以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準備活動不認真,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肌肉韌帶拉傷和關節扭傷,準備活動量過大,則造成身體疲勞,使完成動作能力下降,易造成損傷。通過調查,在軍事體育訓練中損傷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或根本不做準備活動。二是動作要領不正確。由于軍事體育動作訓練動作技術復雜,對人體的各個部分都提出較高的力量和協調性要求,因此學員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5公里武裝越野中腳后跟先著地,過度承受壓迫使組織結構得不到緩沖,最容易發生足跟骨痛、小腿脛前骨膜炎、膝部疼痛等。技術動作錯誤,違反了身體組織結構特點和運動時的力學原理,所以容易損傷。
三、運動損傷的心理原因
學員的心理素質差了是造成成訓練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如精神緊張、恐懼、害怕、思想麻痹、技術認知結構不完整等。從準備活動到訓練結束的全過程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心理表現:一是過度緊張心理。心理過度緊張,人的肌肉、神經、各組織器官的活動與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影響。剛開始訓練時,由于動作要領不能很好地掌握。多數學員心情振奮,情緒高昂,積極性高,一旦出現危險或看到別人受傷后,部分學員情緒立即表現為過分緊張、驚慌、擔心,害怕自己也會受傷,因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訓練時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分散,思維紊亂,容易出現偏差,導致訓練受傷。二是畏懼心理。心理畏瞑會影響神經和機體育量的發揮,使訓練者動作遲緩,技術動作不完整,動作僵硬,連續性差,反應緩慢,導致受傷。在警體訓練中,有的學員,特別是新學員由于缺乏訓練,一時不適應大強度警體訓練科目,加之看到別人受傷,因此有些恐懼膽怯,不敢出手,訓練中不敢主動投入,畏首畏腳,恐懼怯場,因此,在訓練中猶豫不決,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一旦碰到復雜的技術動作就膽小害怕,導致受傷。三是淡漠心理。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身體乏力、反應遲鈍。一些學員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訓練熱情不高,想求得平平安安結束,訓練中顯得比較謹慎,不敢出手,或無精打采、漫不經心,體力不支,知覺和注意力下降,忽略重要信息反饋,在訓練中容易失手導致受傷。四是盲目自信心理。其主要表現為缺乏自我認識,沒有積極的心理能動因素,毫無壓力,盲目樂觀,對訓練滿不在乎,或對訓練的復雜性和困難估計不足,驕傲自大,以至于注意力下降,知覺與思維遲緩,造成傷害。在訓練中,一些學員自恃身體素質好,訓練技術過硬,思想容易麻痹輕敵,自我保護的自覺性降低,隨著訓練時間增長,身心疲勞加劇,產生厭煩情緒,有時急于求成,造成傷害事故。五是過度興奮心理。其主要表現為情緒過度興奮、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動作忙亂、頭腦發熱、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失控、技術動作失準,出現偏差,導致訓練受傷。一些學員為了得到表揚或為了顯示自己,訓練的熱情很高,憑著一股蠻勁、猛勁訓練,但由于動作技術掌握不熟練,訓練中不多加思考,在技術較復雜的項目訓練中容易造成損傷。
當然體育訓練損傷因素還有很多,如訓練中不注意保護與幫助、場地、器材、天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