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紹拆卸、拆解定義以及整車拆解原則及要求,其次,介紹了常用汽車拆解工具及專用工具,最后,以豐田皇冠3.0報廢轎車為例,詳細的論述了整車拆解流程,包括預處理、外部拆卸、內部拆卸及總成及零部件拆卸。
【關鍵詞】拆解;拆卸;工藝流程
整車拆卸是汽車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且必需的環節,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規范拆卸工藝,以滿足拆卸的需求。拆卸汽車是一項耐心細致的工作,需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并遵循因車而異的原則[1]。整車拆卸工藝流程的編制有利于提高拆解技術水平、清潔環保、安全生產、回收和利用。
一、概念界定
拆卸:對產品或裝配體進行分解使其成為零部件的操作過程,或是采用某些方法或利用某種工具解除產品零部件的約束或聯接使之分離的操作過程。從拆卸方法來分,拆卸分非破壞性拆卸(零件不被損傷),準破壞性拆卸(聯接件可損傷)以及破壞性拆卸(零部件可能被損傷)三大類。
拆解,除有拆卸的含義外,還包括使產品或零部件被分解或破碎成材料形態的操作。拆卸強調過程,拆解側重狀態。從拆卸程度來分,拆解分為完全性拆解、局部性拆解和目標零部件和部件的選擇性拆解[2]。
二、整車拆解原則及要求
1)整車和各總成的解體,應按分解順序進行,先外后內,先附件后主體,并遵循先整車后總成,再由總成拆部件,最后由部件拆零件的原則進行。
2)汽車中有很多的聯接類型,需用不同的拆卸工具進行拆卸。在汽車拆卸過程中,銷聯接和鍵聯接的方式是最便于汽車的拆卸且產生的環境影響最小,其拆卸性能最好;螺紋連接方式的拆卸性能次之,鉚接和粘接方式的拆卸性能最差。因此,根據聯接方式,選擇最佳的拆卸工具來進行拆卸,減少拆卸對環境、能源和資源的影響[2]。
3)如遇機件銹蝕不易拆卸時,可用汽油、機油浸潤或加熱后再行分解。
4)螺釘組連接件的拆解。在同一平面或同一總成的某一部位上有若干個螺釘和螺栓連接時,在拆解中應注意,先將各螺釘按規定順序擰松一遍(一般為1~2圈)。如無順序要求,應按先四周、后中間或按對角線的順序擰松一些,然后按順序分層次勻稱地進行拆解,以免造成零件變形、損壞或力量集中在最后一個螺釘上而導致拆解困難。正確使用各種拆卸工具,注意扳手的受力方向。
5)螺栓斷在螺孔內不能旋出時,可在斷頭處鉆孔,然后用淬火四棱錐形桿打入鉆孔,再用活動扳手旋出斷螺栓。如折斷螺桿高出連接零件表面時,可將高出部分銼成方形焊上一個螺母將其擰出;如折斷螺桿在連接零件體內,可在螺桿頭部鉆一個小孔,在孔內攻反扣螺紋,用絲錐或反扣螺栓擰出,或將淬火多棱錐鋼棒打入鉆孔內擰出。
6)銷、鉚釘和點焊零部件的拆解。在拆解銷釘時,可用沖子沖擊。對于用沖子無法沖擊的銷釘,只要直接在銷孔附近將被連接的鉸鏈加熱就可以取出。
7)過盈配合連接桿的拆解,一般采用拉(壓)法。
8)卡扣連接桿的拆解。在拆解時,要注意保護所連接的裝飾件不受損壞,以便二次利用。拆解的工具主要是平口螺絲刀及改制的專用撬板等。
三、常用拆解工具
汽車在拆卸過程中,除配備一般的常用工具外,還應配備一些專用的拆卸工具設備。
(一)常用工具
扳手類:主要有手動扳手、電動扳手和風動扳手,可選擇風動扳手拆卸汽車上常有些規格較大的螺栓和螺母,使用電動扳手拆卸輪胎的緊固螺栓。
螺釘旋具:一種用以擰緊或旋松各種尺寸的槽形機用螺釘、木螺絲以及自攻螺釘的手工工具。又稱螺絲刀、起子。
手錘、手鉗類:手錘:用于敲擊或錘打物體的手工工具。手鉗:主要包括鋼絲鉗、尖嘴鉗和剝線鉗。
千斤頂:舉升整車或需進一步拆卸的零部件等物體。
起重吊車及汽車舉升機:用來舉升或吊裝整車和發動機等大型部件。
(二)專用工具
排液設備、輪胎螺母拆卸機、全自動輪胎拆解機等。
四、整車拆解流程
以豐田皇冠手波3.0為例,介紹整車拆解流程。
該車屬于報廢車,驅動方式為前置后驅,變速器類型為手動式。
該車由發動機總成、減速器總成、車身總成、底盤總成和電子電器設備五大總成構成。
整車拆裝的一般流程需經過圖1所示的幾個環節:預處理(放凈油料、先拆易燃易爆零部件)、外部件拆卸、內部件拆、總體拆卸、各總成的組合件和零部件拆解及檢驗分類[2-3]。
圖1 整車拆解流程框圖
具體拆解過程如下:
(一)預處理
預處理就是將對環境有危害或者有污染的物質、零部件、廢液等進行無害化處理。預處理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拆卸蓄電池和車輪。該車使用的電池是鉛酸型電池,拆解順序為:先拆下電池負極接線、正極接線,再拆下固定蓄電池的緊固定板,然后取下蓄電池。車輪拆解也屬于拆解預處理的工序之一,用專用工具擰下輪胎螺柱,便可沿軸向取下車輪。
2)拆卸安全氣囊。在拆解時應預先引爆氣囊。引爆氣囊的方法是用12v電源,引爆時將氣囊的引爆電源線經插頭與觸發信號電源相接,操作引爆開關,即可引爆。
3)抽排液體。燃料、冷卻液、制動液、擋風玻璃清洗液、制冷劑、發動機機油、變速器齒輪油、差速器雙曲線齒輪油、液力傳動液、減振器油等。液體必須被抽吸干凈。在進一步拆解前,由于某些部件的危險或有害等特性,還應拆解以下物質、材料和零件:拆卸動力控制模塊、含油減振器、含石棉的零件、含水銀的零件、編碼的材料和零件、非附屬機動車輛的物質等[2]。
(二)拆解
拆解過程是從外到里,分成外部拆卸、內部拆卸和總成拆卸3個過程。
1)外部件拆卸包括:車燈、保險杠、玻璃、后視鏡等。
2)內飾件拆卸包括:座椅、地板、內飾、電器件。
3)總成拆卸包括:發動機、變速器等。
拆解順序如下:
1)拆掉車廂。
2)拆御全車電氣線路、儀表和照明設備以及電瓶、啟動機、發電機、調節器、點火和信號裝置等。
3)拆卸散熱器。拆卸散熱器與車架連接處的螺母、橡膠膠墊、彈簧,以及橡膠水管、百葉窗拉桿、拉手和百葉窗等,最后拆下散熱器。
4)拆卸汽油箱。拆卸與汽油箱連接的油管和帶襯的夾箍,再把汽油箱拆下。
5)拆卸方向盤。
6)拆解消聲器。先卸消聲器與排氣管夾箍的固定螺栓,拆下消聲器。
7)拆卸轉向器。先將轉向重臂與直拉桿分開,拆下轉向管柱和轉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