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競技訓練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田徑競技水平也隨之得到長足的發展。但與世界高水平國家比較,還存在很大差距。少年強則國強,競技訓練也同理。青少年訓練是集基礎性、科學性、系統性于一體的訓練,缺一不可。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遼寧省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訓練現狀等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為遼寧省短跑教練員的訓練實踐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遼寧省優秀青少年短跑運動員和教練員為研究對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遼寧科技大學、沈陽體育學院、鞍山師范學院圖書館和CNKI查閱國內外相關短跑運動員訓練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在理論和方法上做了充分的準備。
2.2 調查訪問法
根據研究需求本文對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盤錦市、阜新市、遼陽市、營口市、葫蘆島市、錦州市等市短跑教練員、運動員就短跑訓練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與分析,為本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科學依據。
2.3 問卷調查法
隨機抽取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盤錦市、阜新市、遼陽市、營口市、葫蘆島市、錦州市等市短跑教練員、運動員進行問卷調查,見表1。
表1 對遼寧省業體校教練員、運動員發放問卷情況
發放問卷從(份)回收問卷(份)有效問卷(份)有效率%
教練員問卷202020100
運動員問卷140140140100
男女男女男女
707070707070
合 計154154154100
2.4數理統計法
對所得資料和數據運用SPSS17.0、EXCEL軟件對收集的第一手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并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遼寧省業體校青少年階段訓練的特點
短跑運動員在青少年其間的訓練是為以后的訓練做基礎的鋪墊和準備,其主要目標是為以后訓練打基礎,做準備。訓練的強度負荷的多少,直接影響其機能水平和訓練成績的提高,在青少年階段不應該采用過大的負荷強度和頻繁的極限負荷的訓練。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訓練主要核心要放在全面發展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的學習和掌握上面去。
3.2 當前遼寧省業體校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訓練現狀
3.2.1 當前遼寧省業體校短跑訓練目標的制定與執行情況
對于業體校的短跑訓練來說,訓練目標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教練員、運動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取得較優異的成績。訓練目標的實現是通過比賽的結果來檢驗的。運動訓練是周期性的過程,根據訓練目標的不同周期也不同,每個訓練周期中要設置不同階段的訓練目標,做到總目標下有階段性目標,之后,有計劃,系統的,科學的、有序的去實現每一階段的訓練目標,不能拔苗助長,必須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在圖1中可以看到,遼寧省基層體校短跑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對訓練計劃中沒有設立訓練目標的高達88%,設全面的訓練目標的只占6%,而沒有任何訓練目標的占7%。
3.2.2 當前遼寧省業體校短跑訓練計劃的制定與執行情況
運動訓練計劃是關于運動訓練的時間、內容、負荷安排、訓練手段選擇、周期劃分的預選計劃。在對當前遼寧省基遼寧省業體校短跑訓練計劃的制定與執行情況了解到,在平時的常規訓練中,速度素質訓練30%、力量素質訓練30%、短跑技術訓練5%、專項耐力訓練30%、身體素質訓練5%,見圖1。從訓練內容的比例來看遼寧省業余體校短跑訓練內容過度強調力量、速度、耐力的訓練,對于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的訓練明顯重視不夠,根據青少年訓練的特點來看,此階段為速度素質發展的敏感期,也是速度素質發展的最佳時期,此階段如果從事過多的力量會直接導致青少年肌肉的僵硬,使肌纖維一味的增粗、增大,同時使協調能力下降,大大提高肌肉拉傷的機率。這種提前挖掘青少年運動潛力的訓練不但沒有遵循運動訓練的生理規律,還極大的縮短了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從此研調查可以看到上前遼寧省業體校的短跑訓練內容的科學性還有待提高,只急于要運動員提高運動員成績是不行的,如果不重視科學訓練、系統訓練,并遵循一定的規律,只會縮短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3.2.3 當前遼寧省業體校短跑教練員認為短跑比賽的主要因素
遼寧省業體校短跑隊每年有參加一次省少年賽和每四年有一次參加省全運會少年組的機會,所以對于短跑教練員和運動員來說,怎樣把賽前狀態高速好,充分發揮運動員平時的訓練水平,賽前的訓練目標和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哪一方面沒做好,都很有可能影響整個比賽的結果。在對比賽失利原因的探討中遼寧省業體校短跑教練員認為是心理準備不足的占55%,戰術準備不足的占13%,技術準備不足的22%,體能準備的占10%,見圖3。這充分可以說明,在比賽前,如果心理狀態不佳的話,直接影響基它三個因素的發揮,而不能在比賽中體現出真實水平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