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中,亞洲新興經濟體發展迅猛,創造了所謂“亞洲奇跡”。自1994年以來,亞洲年均GDP復合增長率超過5%,特別是近10年來,亞洲經濟飛速發展,亞洲整體GDP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9%。
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亞洲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顯著提升。2003年,僅有116家亞洲公司進入財富500強榜單,而在2013年,已經有超過180家亞洲公司進入財富500強,亞洲公司逐步成為參與全球商業競爭中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經濟逐漸走出低迷,亞洲各經濟體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由轉型推動新一輪的發展?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以“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為主題,就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在為切實探索亞洲經濟進一步增長、提升亞洲經濟體與亞洲公司在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方向上做出的努力。在這一主題下,我們認為,企業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企業的轉型、突破與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亞洲經濟體新一輪發展的前景。
鑒于上述,博鰲觀察、羅蘭貝格和FT中文網聯合打造“亞洲影響力百強榜”,希望通過長期持續的觀察,為亞洲企業綜合實力考量提供可參照的晴雨表,為亞洲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風向標,使該榜成為亞洲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坐標。
亞洲企業需突破單一收入增長瓶頸
在2014年的榜單中,我們對亞洲和全球企業變革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我們發現,放眼全球,領先企業已逐步實現從單一追求營收規模的增長,向全面打造企業長期影響力目標的轉變。隨著亞洲經濟轉型的推進,市場日趨成熟,競爭進一步加劇,亞洲企業若繼續追求單純的營收增長,將導致企業外部環境與內部運營的雙重困境。
從外部環境來看,企業單純追求營收規模增長,將進一步刺激企業重復投資與產能擴張,并通過價格競爭在既定的單一市場爭奪客戶。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成熟市場,都將降低企業的資本回報水平與利潤水平,削弱企業長期競爭力,企業將逐步喪失投資人和政府的支持。
從內部運營來看,消費者購買能力提升與差異化需求逐步凸顯,企業如仍堅持單純追求營收規模增長,忽視產品創新、服務提升、供應鏈支撐、本地化發展的推進的做法,將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也無法獲取客戶忠誠并實現長期客戶關系維護。這種情況下,企業將逐步喪失消費者的認可。
為突破內外部困境,亞洲企業應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模式,逐步改變只求收入增長的單一道路,借鑒全球頂尖企業發展模式,在追求良好財務狀況的基礎上,持續在創新研發、品牌價值、全球布局、社會責任四方面進行投入,實現企業系統轉型,推進新一輪發展,打造企業長期影響力。我們看到,少數亞洲領先企業已經開始順應發展趨勢,努力突破單一收入增長瓶頸,并在亞洲甚至全球范圍取得了成功。
企業長期影響力的四個關鍵詞:創新、品牌價值、全球布局和社會責任
創新研發是企業打造長期競爭力并實現差異化的核心驅動因素。隨著亞洲經濟騰飛,勞動力成本上升,利潤不斷被擠壓,亞洲各經濟體逐漸受到世界經濟沖擊,發展陷入瓶頸,被迫進入轉型階段。為迎合各經濟體發展軟著陸的需求,企業必須走在轉型的前沿,主動大力投入創新研發,積累未來影響力的基礎。豐田(Toyota)正是憑借其在研發方面的出色表現,彌補了近5年業務增長方面的相對劣勢,從而依然具有未來的發展潛力。
強勢品牌是企業展示自身價值與獲取客戶忠誠的紐帶。企業通過打造強勢品牌,傳遞自身價值,通過品牌與客戶進行情感與價值溝通,維護客戶關系,實現客戶忠誠。三星(Samsung)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基礎,以品牌為溝通紐帶,在產品創新、整合營銷、供應鏈優化、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提升,最終發展成為強勢的品牌資產,持續擴大客戶群并提升客戶忠誠度,在全球智能手機領域獲得成功。

全球布局是企業實現持續擴張并打造全球影響力的手段。企業的全球布局直接影響到收益,是企業分散風險的手段,也是在為更大的受眾提供服務,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亞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嘗試全球布局。例如,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大力推動自身全球化進程,擴張海外市場,從而贏得極高的海外收入,成為全球化發展成績非常卓著的公司。
社會責任是企業融入社會并實現長久發展的保障。如今,企業被賦予了更多的定義,包括區域發展的支柱、區域文化的推動者、區域環境的維護者等。同時,它們也致力于促進區域發展,倡導優秀理念。企業為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將為公眾所認可,從而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履行社會責任對于自身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主動肩負起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將自身定位為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其中,以中國銀行為代表的部分企業已經走在了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隊伍的前列。
綜合以上分析,為全面反映亞洲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長期影響力,我們搭建出均衡的企業影響力評估體系,在基礎財務與業務增長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企業在創新、全球化、品牌與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給出本次亞洲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公司排名。為了客觀、實際、前瞻地反映亞洲公司的影響力,榜單在豐富的企業資料研究與專家訪談的基礎上,還與“劍橋大學幸福(亞太)研究院”及FT中文網合作在亞洲7個國家/地區、10個城市進行了市場調研,確保數據真實可靠。
良好的財務數據并不能保證企業具有絕對的全球影響力,相對于世界其他地區的領先企業而言,亞洲新興經濟體的企業在創新研發、全球布局、品牌價值、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我們相信,這將成為亞洲企業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打造創新發展模式的思考方向,推動整個亞洲的新一輪改革和持續發展。我們希望,通過記錄與總結亞洲企業的成績,能夠幫助亞洲企業探尋轉型的新方向與新趨勢,持續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推動亞洲新未來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