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和諧文化的根本,校園文化作為和諧文化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文章主要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各個環節等方面作些探索,目的是發揮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構建和諧校園生活。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建設;途徑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并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和諧文化的根本,校園文化作為和諧文化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學校是傳播人類文明,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重要陣地。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還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處于形成階段。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培養具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投身改革創業的歷史洪流,知榮辯辱一代新人起積極推動作用,有利于中專生堅定職業理想,形成主流價值觀,有助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傳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面對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國際形勢發生新變化,多種利益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金錢之上、拜金主義、消極腐敗等一些負面因素對中職師生的健康成長、開拓創新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中職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先進的成果來武裝全體師生,促進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導全體師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必須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要以先進的科技成果作先導,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載體,處理好“主導”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文明、敬業、誠信、友善的教育隊伍和后備人才。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文化建設的途徑
中職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為主題,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主線,通過制度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三大路徑,使校園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健全機制,體現制度文化的向心力、長效性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每個學生的未來,也影響國家的發展。學校體制和制度建設的程度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制度文化既能反映學校管理者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水平,又能激發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中職而言尤顯重要。中職制度文化建設要突出“一個理念、兩個職能、三個環節”,即確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功能和激勵功能,抓好制度制定、制度學習、制度執行三大環節。重點抓好《學校辦學章程》、《學校績效考核細則》、《教師職評條例》、《學校發展規劃》等影響學校長遠發展的制度建設,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學校規章制度中,滲透到師生員工的頭腦中。
2.創新載體,彰顯物質文化的感召力、教育性
校園物質文化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增強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在中職校園加強物質文化建設,對于激勵學生奮進,促進學生自覺,增強學生自信意義重大。要營造“一墻一物會說話、一草一木皆育人”的氛圍。一要重視校園整體規劃和基礎建設,規劃要有超前性、留下未來發展空間,體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空間利用最合理;基礎建設體現“實用、新穎、堅固、安全”八個字,營造一個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的現代化校園環境,給師生留下節儉、創新的印象。二是要重視學校物質文化載體建設。重視學校校史文化建設,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加強創業文化教育;抓好校園文化宣傳陣地建設,突出“墻體文化、道路文化、長廊文化、宿舍文化、餐飲文化”等文化建設,例如愛國主義宣傳長廊文化,“八榮八恥”教育道路文化,勤儉節約的餐飲文化,互助包容的宿舍文化,勤奮創業的車間文化,文明守紀的墻體文化。通過這些有形的物質文化來感召學生,激勵學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領悟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真諦,明白自己所擔負的時代使命。三是要抓好學校環境美化實施建設。如在校園綠化上,根據花草樹木品種規劃特色園,將“學、思、行,知、情、意”融入其中,起到每日三思的教育目的。
3.拓寬渠道,突出精神文化的凝聚力、鼓舞性
中職學生思想比較單純,價值觀尚未形成,中職校園文化建設歸宿應體現在學生思想品德的陶冶和良好習慣的養成上,突出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鼓舞性。一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加強“三進”考核,從教材的選用、課程的安排、學生的掌握程度考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情況。二要加強學校“三風”建設。學風、教風、校風是校園重要精神文化,校風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精神的積淀,起到凝心聚力作用;教風反映教師治學精神,有利于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學風反映學生學習狀態,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奮發向上起積極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需要以“三風“建設為抓手,重視對師生行為文化的養成,樹立典范、榜樣示范,推動學校發展。三要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先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是學校精神源泉和發展動力,對于中職生而言,更要注重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唱響主旋律。重點要建好紅色網站,掌握網絡文化的話語權,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精髓,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制作成教學課件,讓師生隨時都可以學習,接受教育與熏陶。四要發揮社團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支持創業創新型社團,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倡導公益服務型社團,給學生社團在物質與精神上支持、理論上指導、實踐中指引,促進學生社團成長,使學生社團成為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織。
總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文化建設,就是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到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科學的制度規范人,以豐富的活動塑造人,以優美的環境熏陶人,讓師生同受教育,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并內化到自覺的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