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能操作訓練是《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文章通過分析當前餐飲服務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示范—模擬—評價的餐飲服務技能操作訓練步驟。同時在餐飲服務技能訓練中要重視學生形體和禮儀的培養,養成技能操作過程中的好習慣,注重操作技能的綜合訓練,重視操作技能訓練方式的多樣性。
關鍵詞:餐飲服務與管理;技能操作;訓練方略
《餐飲服務與管理》是酒店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餐飲服務技能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加深理解并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的崗位技能與對客情感,使其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要。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我們就必須認識到當前餐飲服務技能操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技能形成的規律和特點,研究技能操作訓練方略。
《餐飲服務與管理》技能操作教學現狀
調查發現,目前在餐飲技能操作訓練課的教學方法上存在以下弊端:
1.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這種方式目前仍為最普遍的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非常被動地吸收枯燥的理論知識.使得原本有趣的專業課程變成了睡覺時間。教師之所以采取這種教學方式有兩大原因:一是自身不具備專業實踐技能,因而無法傳授給學生:二是學校缺乏實訓條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多媒體的盲目使用
最近幾年,多媒體教學被認為是提高課堂教學生動性和推動教學互動的有效教學手段,因此使得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趨之若鶩,但是不少教師卻不根據專業及課程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地為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教學。遺憾的是許多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把原來的文字榜書內容敲上去。有些則填充大量圖片,還有的干脆成了電影欣賞課。
3.案例分析缺乏實際性
目前,職校的雙師型教師較為缺乏,多數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而學校又沒有相應的教師培訓計劃,在教學時只好從理論到理論。特別是在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時,由于缺乏實際經驗,教師僅對案例文字進行分析,不能延伸到具體的崗位工作中去,學生聽起來索然無味。這種烏托邦式的職業教育方式必定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尤其是對應變能力的增強沒有任何作用。
《餐飲服務與管理》技能操作訓練步驟
操作技能的形成往往要經過模仿階段和熟練階段兩個過程,我們必須充分運用學校的實訓場所,實習基地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效果。傳統的基于知識點的教學模式,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分離,影響著學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南通市旅游中等專業學校在本課程的技能操作訓練中采用了“示范—模擬—評價”三步驟的教學方法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示范
示范就是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然后學習者進行模仿。示范的作用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動作的全部或局部,使學生熟悉事物的形態、結構及變化過程,為掌握這些技能奠定基礎。示范可以由教師示范為主,也可以通過錄像、學生展示等方式,還可以拓展示范范圍,開闊學生思路,使其搞清技能關鍵,激發創造意識。比如,在進行斟酒演示時,教師除按規范的七步驟進行演示外,還可配合事先制作的正、誤兩種操作范例的視頻演示來比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操作規范,從而學得更透,達到示范教學的目的。
2.模擬
模擬是按照頭腦中形成的方案進行的實踐,模擬可以分為模仿階段和情境模擬階段。模仿學習階段操作技能的特點是動作較生疏,速度慢,缺乏協調,不連續也不完整,而且還容易出錯,要求學生一定要按照動作要領正確地進行模仿。經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反復練習,逐步達到準確、協調時就進入了情境模擬階段。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服務情境,如迎賓、點菜、餐間服務等餐飲服務中常見情境,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例如,在講解中餐廳服務技能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分別扮演預訂員、迎賓員、值臺服務員、收銀員、領班、經理等角色,另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分別模擬客人和服務員進行正式的問候,完成迎賓引座、推銷菜肴、上菜斟酒、收銀找零、送客引路一個完整的服務過程。表演結束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通過參與式的模擬演練,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氣氛中掌握了各項操作技能和服務技巧。
3.評價
評價是按照對模擬效果予以客觀評定,既是反饋,又是強化,具體形式有自我評價、學生分組互評、教師講評等,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和總結。在具體實施中,學生自我評價與分組互評可依據教師提供的與本堂課程相關的評價表進行量化測評,互評中還可請學生分別陳述評價的結果與理由,以加強評價過程的實效性。教師講評既要體現全面性,又要注重針對性,既要評價學生的操作結果,又要注重評價學生的操作過程,使學生在聆聽評價的過程中再一次加深對要領的理解、學到規范的知識。
《餐飲服務與管理》技能操作
訓練的要求
1.重視學生形體和禮儀的培養
餐飲服務專業實訓操作課的內容構成主要是:坐、立、行走、托盤、擺臺、餐巾折花、斟酒、宴會服務等。在人們的眼里這些都不是復雜活,只要勤奮學習、刻苦訓練,其一招一式的到位并不難。但是作為一個好的教師、培養的學生不能局限于這些,實際上無論是坐、立、行走,還是擺臺、折花等,其中都包含一種藝術美。好的服務員,在進行這些操作時,不僅注意標準,而且寓于變化,追求美的韻律,追求藝術創新。因此,在技能訓練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操作節奏、動作優美、眼神、微笑等職業氣質的訓練,這是今后學生能否快速成為一個有職業素養的飯店從業人員的必要途徑。
2.養成技能操作過程中的好習慣
學生在整個的實訓操作過程中,既是學生練習技能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習慣的過程。如在中餐宴會擺臺練習過程中,從開始的工作臺整理、餐具排序、擺臺過程中的操作衛生,每天訓練結束后的物品餐具的收納,都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教師應該在每個細節上都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
3.注重操作技能的綜合訓練
宴會擺臺是《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中的一項綜合技能,是餐飲操作的重點。不管是學生技術等級考試,對口單招技能考試,還是省、市、校技能大賽,一般都會將宴會擺臺作為考試的主要測定項目,整個宴會擺臺過程,其實涵蓋了托盤、斟酒、餐巾折花、擺臺等基本技能。在操作過程中,對每個分項的操作時間,專業老師要仔細琢磨,學生訓練中,在保證基本操作動作規范的同時,扣好每個分項的操作時間結點,保證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操作。同時,觀察學生每次上課的訓練進度,注意學生操作時間的穩定性,認真找出學生時間花費原因,并進行總結改進,通過訓練,讓學生在分項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整個操作。
4.重視操作技能訓練方式的多樣性
我們在餐飲操作課上采用的學生訓練模式往往是: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糾正指導——學生繼續練習——教師課堂總結。
如果長期運用這樣的訓練模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為了完成練習而練習,忽略了表現力和美感的追求。我們必須不斷改變訓練方式,激發學生訓練的興趣。
在學生訓練初期、中期,要求學生要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生自己為主體,主動去學習;在分組訓練中,師生互動,學生提問與老師引導指導相結合,老師和學生可以互相提問,互相回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訓練后期,還可以增加學生PK,師生競技,小組比賽等競賽式的上課訓練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結語
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中正確運用操作技能訓練方略,對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氣氛中掌握餐飲服務操作的各項技能,總結出操作中的技能技巧,為社會各企業和酒店輸送合格的餐飲服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