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高中語文課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這就要求高中語文課堂要有適當的拓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拓展存在的誤區,要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拓展的目標,要把握好高中語文課堂拓展的時段,要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拓展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拓展 存在誤區 拓展要求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高中語文課程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據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有了更多的課程內容選擇權。新課改下教學可以超越時空,教材可以為我所用,課程資源豐富不斷。于是,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拓展延伸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青睞,拓展教學之風悄然興起。但不少教師機械片面地理解語文學習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為延伸而延伸,把拓展這一環節當成語文課堂改革中的一個標簽,導致語文課堂資源的浪費。
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當如何把握高中語文課堂拓展呢?
首先,教師要明確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拓展存在的誤區。
1.拓展脫離了“文本”。文本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有的教師由于對拓展的片面理解,上課時追求形式,剛打開課本就草草收場,文本解讀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學生未曾領略文本,甘苦未知,就大談課外,闊論感受,造成了文本教學資源的浪費。
2.拓展追求“形式”。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但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于追求形式,華而不實,崇尚現代媒體手段的運用,忽視學生的個性閱讀,出示大量精美的圖片,堆砌美景。更有甚者借助現代媒體把一篇優美的散文或小說變成風景照片或電影,在課堂上展示一遍,把一篇課文的結構脈絡全部用課件做出來展示得清清楚楚,這已脫離了文本閱讀。
其次,教師要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拓展的目標。
1.扎實——有價值的拓展。在閱讀課堂里,希望教師能夠力求腳踏堅實的土地頭頂藍天,扎扎實實的研讀文本,實實在在的拓展,讓學生切實學到新的知識,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知識視野,而且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學習的愿望。一句話,就是學生在拓展之前和拓展之后的學習狀態與能力是否發生了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了拓展的價值。
2.高效——有效率的拓展。在進行文本拓展時,一是要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礎的好壞,成績的優劣,思維的活躍與遲鈍等諸多因素充分考慮這次拓展對多少學生是有意義和效果的;二是要考慮到效率的高低,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幾個學生有價值和效率,那么這樣的拓展應該是不成功的,不能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再次,教師要把握好高中語文課堂拓展的時段。
拓展閱讀作為教材的補充和延伸,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類型、教學的需要,要因地制宜,要適時拓展. 文本拓展應該融合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它的出現,是“隨機”的,它的宗旨,是服務于文本解讀的,它的方式,也應該是靈活的。
課前拓展。為了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及課文的相關知識,為學生學習課本儲備能量,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往往采用課前拓展策略。其主要是做好預覽文本,搜集信息、初步感知課文的工作,它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建構屬于自己的意義理解”。課前搜集信息讓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進課堂,學生就輕松了。這也許就是心理學上認為的“心理近區”吧!
最后,教師要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拓展的注意事項。
在大力倡導“有效教學”的今天,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拓展時應特別注意在以下教學環節方面注意拓展:
1.在教學重點處拓展,強化重點。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教學重點就是我們教學的靈魂。緊緊圍繞教學重點,以效益為核心,我們就要有善于聯想,巧妙拓展。對學生來說,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它只須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學得牢固扎實。所以,教學不宜空講知識,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那樣只能弱化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重點處適當補充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拉近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徹,聽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學的效果。
2.在文本的空白處拓展,豐厚文本。文本中的“空白”往往是指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沒有寫明的,召喚讀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蘊空間。它能夠驅遣讀者的想象,激活讀者的思維,從而建立起讀者與作品溝通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的同時,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進行富有個性色彩的對話,不失為激活學生思維,開展自主對話,訓練個性化閱讀與提高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