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界普遍關心的話題,對于如今的中學生來說,怎樣對其進行素質教育呢?本文主要就中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和目前中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著重就中學生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 素質教育 初探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節奏逐漸加快,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當今中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呢?下面主要就如何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進行探析。
一、中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指的是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社會交往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音樂美術修養等等組成的“綜合素質。”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激發學生潛能,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
二、目前中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教育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好多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還沒有做到完全放開,大多數學生還要面對學校的作業和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特長班等,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忽視了學生人格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其他素質的發展。
2.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亟待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今中學生普遍依賴性較強,缺乏自主性,因為是獨生子女的關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得不到獨立的鍛煉,另一方面,叛逆思想又比較嚴重,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但與此同時,學校的心理咨詢,疏導方面的配備設施還跟不上,不能及時有效的杜絕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中學生身體素質有待加強。現代的中學生普遍缺乏鍛煉,運動量少,再加上文化課的影響,屬于學生自主活動鍛煉的機會很少,造成許多學生過早出現肥胖現象,還有的學校為了應付考試把僅有的幾節體育課一再壓縮,等等現象導致學生鍛煉的時間明顯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發展的思想意識在中學生心目中還沒有形成。
三、對中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策略
1.素質教育,要以德育為首。對當今中學生來說,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中學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時期。中學德育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因此,學校教育要充分利用班會和主題班會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良好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于此同時,德育教育要和家庭社會緊密結合,確保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2.素質教育,要以智育為基礎。智力是學生從事各種活動和認知能力的有機組合,主要包含觀察力,記憶,思維和想象能力等等。能力主要包括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的本領,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等。對于中學生來說,他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在學習和生活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他的智能發展是以知識為前提條件的,智育的發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以及走向社會以后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把智育的發展貫穿于各個環節之中,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
3.素質教育,要注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中學時期正是學生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對促進學生體質的全面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時,加強學生對于身體健康重要意義的理解認識,使他們養成自發進行體育活動,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勝任和面對未來社會帶來的各種挑戰,進而在社會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被社會的發展所淘汰。
4.素質教育,要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當今社會的中學生大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在家里什么都以自己為主,經常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與同學發生矛盾,或者因為某件事情想不開就鬧情緒,情節嚴重的甚至發生自殺行為,歸根揭底在于以自我為中心意識造成的,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對當今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在中學生素質教育方面,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要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5.素質教育,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這個國家和民族就不可能有發展,中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在各科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善于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不斷獻計獻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作為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對于如今的中學生來說,教師要采取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進而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