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既應是教師踐行育人的理念,又該是職業中專學生成長的基本方向。吳江中專為了提升育人層次,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創新能力,為學生搭建創業平臺,曾籌劃校園創業基地。夢想小屋式的微格創業實踐,開辟了職業中專學生的校園創新實踐新形式。
【關鍵詞】“生活教育”理論 職業 實踐 創新 創業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使更多的人能夠找到適合于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職業道德教育以敬業誠信為重點,堅持手腦并用。這些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所追求的目標:即發展、提高人的“生活”本領、“生活能力”、“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培養“手腦雙揮”的、“在勞力上勞心”、理論與實踐一致、言行一致、有創造精神的、善于“利用自然、改造社會”的“與時代共進”的能人和強者。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既應是教師踐行育人的理念,又該是職業中專學生成長的基本方向。
為了踐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論,實踐陶行知先生“正業之外,茍能兼附相當之業,則年無廢月,月無廢日,日無廢時矣”的職業教育觀念,開啟職業中專學生實踐創新之路。陶行知先生說過:“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創造既是能動性的反映,又是走向未來的希望。夢想小屋形式的微格創業實踐就是引導學生“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就是引導學生開辟和創造。就是為歷練職業中專學生的創業激情和膽識,激發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精神。我和同事在遴選夢想小屋的員工時,選拔標準是很嚴格的。參與者不僅需要具備品性優良、有服務意識,勇于擔當、敢于承擔責任,還要求員工自身有較高的創新創業激情,富有較多的創意才能給予考慮。通過多次面試選拔過程,我們發現參與的學生有很多充滿創意的想法。比如在校園里開個奶茶店,開個夜宵店,開個租書鋪子……想法很多很多。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創意思維之星火一旦被點燃,就呈燎原之態。每個學生都為他們各自的創意而沾沾自喜、熱血沸騰,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根據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生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應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實際的社會生活之中,參與競爭,堅信行動,尋求真知,努力地爭取經受實踐和歷練的考驗,提升自己的實踐創新能力。夢想小屋員工的候選人通過第一輪的選拔,有二十位學生入圍,再爭奪五個正式員工的名額。這二十位學生中,每位學生都很自信,都想進入夢想小屋一試身手,鍛煉自己。等待他們的是一些必須回答的問題:“你覺得我們憑什么錄用你,”“你有什么銷售經營經驗能說服我們錄用你?” ,“如果你發現有人悄悄地拿走店里的貨品你該怎么辦?”……這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恰當地評價自己、了解自己,合理地評估自身的知行觀,也確使有些學生難于表述而陷入窘態。當我們面試考察店長候選人的時候,我們留給他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你的店里經營一天下來,晚上盤點的時候少了些貨品,而這一天,只有你一個人在值班工作,那你該怎么辦,如何向你的員工交代?”﹑“如果兩個顧客之間有矛盾,他們在店里看中同一件物品,爭著購買,而店里沒有該物品的庫存,他們以此在店里爭吵起來,你該如何妥然處理?”……通過詢問諸多此類的問題,讓學生經受思辨能力的鍛煉和自身知行觀的認知沖突。參與面試的學生感到,面試問題很靈活,但是很現實,不僅是拷問生活知識的積累,更是檢測生活經驗的積淀,也是測試職業意識和觀念。它無疑能夠激起學生對經營這家飾品店的以及今后從事微格創業能力要求的更多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鍛煉和發展學生某些方面的特長和能力。“處處是教育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例如創業經營中發展學生成本意識能力的問題等,這不是由應付考試的技巧,死記硬背的本領,猜題押題的投機心理所能達到的,必須經受實際創業過程的不斷砥礪才能企及的。夢想小屋式的創業實踐踐行了陶行知先生“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解放兒童的創造力”的忠告。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夢想小屋的經營場所和啟動資金落實了。當五個員工職位分工確定之后,大家首先思考的一個現實問題,即如何花費最少的流動資金來裝飾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店面?通過集思廣益的討論和謀劃決定,拿出一點兒啟動資金去買些顏料畫筆彩紙剪刀膠水等,又經過大家群策群力,自己動手裝飾,才一個下午的時間,整個飾品店就布置得煥然一新。學生們自己創作的壁畫、剪紙、彩花等將夢想小屋的經營環境布置得夢幻和溫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論,“人民第一”、“實踐第一”、“創造第一”的人本思想,不僅肯定和凸顯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而且彰顯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現代人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理論以及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的主張強調重視社會實踐,倡導要使受教育者在實際生活中產生力量,適合環境、改變環境、適應環境的需要。夢想小屋經營了兩個多月后,有兩位員工由于種種原因暫時惜別了這個平臺,有一位經常幫助打理飾品店的員工助手調整為夢想小屋的正式員工。循著經營節奏的規律,員工們的工作適應能力變得越來越強,他們自己聯系進貨渠道,自己宣傳銷售信息、擴大銷售規模。他們構思了很多銷售好點子,受到了諸多顧客們的熱捧和贊譽。
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的博愛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點燃了我們創立夢想小屋的至純至誠的激情,又激發了我們培養學生一種極端負責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我們實踐著陶行知先生教人律己的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也使夢想小屋團隊成員逐漸形成了言行一致,嚴以律己,誠懇樸實的相處風格及兼職操守。夢想小屋在剛開張時,由于顧客盈門,員工忙碌不止,導致賬物欠清,清查盤點的時候發現一點差錯,而誰都沒有辦法解釋造成差錯的原因。此時,整個團隊很沮喪,但是員工之間并沒有因此而相互埋怨、相互指責。反而彼此之間更加協調,更加信任,更加團結在一起,更為規范地共同經營著他們的夢想小屋,為謀求自身適應和服務社會能力的發展不懈地努力著,前行著,我們老師也期望他們走得更遠更穩。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教法、學法、做法是應當合一的”。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本,還要學書本上所沒有而比書本知識更生動更豐富的活知識,把書本教學與生活教育實踐有機恰當地結合起來。夢想小屋的成員經過了一個多學期的微格創業實際的錘煉,逐漸明白了什么是銷售,什么是經營,什么是管理,又懂得了經營銷售過程中“管錢不管賬,管賬不管錢”這個對財經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是最簡單的道理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意義,他們知曉了跟實際創業有關的很多很多……,他們通過做——夢想小屋,學到了書本上永遠都學不到的實際的生活、從業和創業經驗,鍛煉和培養了自己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思想和行為結合而產生的知識是真知識,真知識的根是安在經驗里的,從經驗里發芽抽條開花結果的是真知灼見,真知灼見是跟著智慧走的”,這個做夢想小屋的過程無疑將成為他們值得珍藏的記憶,成為他們人生中頗具價值的無形財富,它也實證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有行動的勇敢,才有真知識的收獲”的創造教育理念。
以后某一天,當我們的學生在離開吳江職業中專后,他們完全能夠自信地說:我們曾經歷過校園內的微格創業,只要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完全能夠在校園外立足社會、服務社會、開創職業、譜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