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政治課教學面臨“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等誤區,教師應從轉變教育觀念、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掌握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等方面入手,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政治課 學生創新 思維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最高標準。在新形勢下,中學政治教學如何實現由傳授知識型向創造型教學轉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中學政治教師應著力探討的問題。
一、當前政治課教學面臨的困境
中學政治課不像語、數、外一樣受重視,也不像理、化那樣受青睞。多年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政治課陷入了“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的誤區。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費力,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的教學目標。
二、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大膽改革創新。傳統的師生關系是“權威——依存”的關系,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教師管理、領導,學生服從、接受,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束縛。要知道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學”。不能滿足于學生“學會”更要引導他們“會學”。教是為了“不教”。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力,能獨立自主馳騁疆場的“千里馬”,而不是循規蹈矩的“小綿羊”。
2.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愉快地學習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享受獲取知識樂趣的心理條件,也是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創新思維的良好環境。因此,培養創新思維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絕不歧視差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不怕犯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心理,學生的創造性火花才能迸發出來。
3.精心設疑,掌握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創造通常是與質疑聯系在一起的,質疑是創造的起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課堂提問,問題設計要講究發問方式,使問題提的巧,發人深省,力求新穎,切忌問題提的平平淡淡,老調重談。對回答問題新穎獨特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引導學生多角度去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訓練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在講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孰重孰輕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談出自己的看法,經過激烈的爭辯,既明確了觀點,又提高了認知能力。
4.注重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教學中要重視和學生的溝通,及時了解他們關注的問題,結合課本知識分析,既增強了政治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如前不久“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談看法,很多學生都說出了發射的時間,宇航員的名字及自己高興的心情。結合政治課內容,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1)我國成功發射“神舟十號”說明了什么?(2)我國對載譽歸來的三位宇航員獎勵的法律依據是什么?(3)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學生經過分析討論,認識到這是我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現,對兩位宇航員的獎勵依據是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措施的規定,也加深了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的今天,教師作為創新思維的培養者,要適應新的要求,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多種途經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也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