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關乎教師教學水平與學生生物學習水平的關鍵所在。教師要作到:優化提出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多次選擇并完善實驗方式。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有效性 實驗方式
高中階段,生物屬于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通過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實踐能力,形成科學的學習素養。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使學生沉浸于生物實驗學習中,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生物學習水平,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一、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優化
在高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探究就是從提問開始,通過發現問題才能提出假設,對問題的實質進行探討,解決重點和難點。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就是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以及教師提供的知識材料對問題進行解讀和設想,通過學生的自我設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探究討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答疑解惑,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發表自身對問題的見解。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對提問進行優化和深入,重新整合、概括各種提問信息并鼓勵學生運用更科學的思維方法加以解決。例如,在學習有關影響酶活性條件的課程時,學生要對自身提問的重點進行逐漸的優化,先提出過氧化氫酶會對酶活性產生影響嗎?高溫或是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是否一樣呢?溫度太高會不會使酶活性失去活力?那么低溫呢?酶活性最高的情況下最適合的溫度應該保持為多少?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對問題的設置和想法,就會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探索并不是淺嘗輒止,問題的逐漸深化才能真正學到生物科目中有關聯性的知識,逐漸的深化也才會使得對問題探討和挖掘的價值越來越高。
二、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進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不斷積累經驗,注重對教學方法的轉變與改進,挖掘更多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幫助學生培養對生物實驗學習的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課程進行一定的研究,因為生物的教學包含了宏觀至微觀的一切生命學現象,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這就給教學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比如在對生物組織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等進行檢測實驗時,教師可以根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引入教學內容本身,如曾經轟動了中國的三鹿奶粉,讓學生探討可以采用什么方式來驗證奶粉中蛋白質的虛假,而有些無糖食品怎樣確定其是否真的無糖,這些實驗問題的設置既與所學的內容相關,又與人們的生活有直接的關系,探討意義重大,而且還能引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以及社會上生物學問題的關注。
其次,教師要巧妙地為學生設置生物學問題,因為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生物現象非常多,進行的生物實驗也是經過很多長期實踐形成的,因此對于剛接觸生物實驗學生的教學當中要巧妙地為他們設置問題,逐層遞進,讓學生跟著問題的思路一步一步進行思考和操作,才能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得到新知。再者,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回答老師的提問,在解答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學會拓展思維,又能夠培養自身的探索能力,形成有效的科學研究方法。比如,在進行從綠葉中提取和分離色素的實驗時,可以設置這樣的疑問,為何要在濾紙的兩端將兩個角剪掉?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實驗,就會主要去嘗試如果沒有剪掉兩個角會產生什么結果,于是進行實際的參與操作后就會明白兩個角被剪去能夠有效預防色素在濾紙上因擴散而呈現不均勻的狀態。
三、對實驗的方式重新選擇
在生物的教學中,生物實驗的結論很多都已經確定,但是對結論的驗證方法卻是多種多樣的,鼓勵并指導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對結論進行不同方法的嘗試,是教師在生物開放性實驗中的重要任務。傳統的實驗教學大多都已經為學生設置好具體的實驗操作流程,學生按照要求做,卻缺少了應有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自由發揮創新能力的空間。比如,在進行分析溫度對酶影響的課題實驗時,不要為學生羅列出具體的實驗步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力,有的學生會將酶加入到試管中,對其進行加熱,或是直接將其放在冰水里,發現溫度對酶不會產生影響。針對這個結果,學生之間需要進行討論,就發現其實酶在試管中發生反應,之后的水浴加熱就不會對酶的活性造成影響。又例如,進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相關實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不能對實驗具體步驟死記硬背,必須了解實驗的原理去梳理實驗進行的步驟,掌握解離、漂洗以及染色的作用,通過仔細觀察,明確這些具體步驟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才是真正對實驗步驟的了解。此外,還存在一些生物實驗,步驟的前后順序其實是不會對結果造成任何影響的,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指導啟發學生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找到最合適科學的方法。
四、結束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多種課堂教學方法的嘗試和運用使得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強,應用到高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有效性措施和方法的實踐更能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在有效性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不斷豐富自己的生物知識體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生物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