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提出要“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近幾年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評價機制必不可少。
【關鍵詞】英語教學 小組合作 評價機制
“假如任何事情他只聽到或讀到一次,它在一個月之內就會逃出它的記憶;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給別人,它便變成了他身上的一個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樣,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夠把它奪去。所以他的勸告是,假如一個學生想獲得進步,他就應該把他正在學習的學科天天教別人,即使他的學生需得雇來,也應去教。”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p>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一環。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必然離不開評價,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質量并使教學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重要環節。因此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更好地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高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體系要有助于學生監控、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要有助于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p>
所以在高中的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的評價環節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元性的評價主體
傳統教學中的評價主體為老師。課堂為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對自習的學習效果的評價完全來自于老師,有失全面。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應該是個人自評,組內互評,組際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
1.個人自評。個人自評是小組成員對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進行的評價,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也是反思的過程。個人自評可以幫助成員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合作中加以改正。
2.組內互評。同一組內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規范合作行為,加強小組的凝聚力。在小組自評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可以總結出一些有效的學習和社交經驗,而且還能分析出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明確下一步的責任和發展目標。
3.組際互評。組際互評指的是不同小組之間的評價。合作課堂中當一個小組完成學習目標任務后,其他小組有權利對這個小組的表現做出自己的評判,給出相應的意見。小組間的互評需要其它組的成員在某個小組在展現小組合作結果時認真聽講。因此小組互評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二、多樣性的評價內容
1.調查問卷。根據評價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問卷中的問題表述要清楚、簡明扼要、有等級區分、易于回答和統計,不要涉及敏感性問題。在課程開設之前、課程之中和結束之后各進行一次調查,通過比較分析調查結果,來了解和評價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狀況,以便采取有針對性方法進行教學。
2.自我反思。在自我評價階段,列出問題,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課堂表現及學習效果。比如“是否積極回答問題”,“是否質疑”等等。讓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做到每日一省,作為明日學習的基礎。
3.過程性評價。教師要改變單一由教師評價學生的傾向,要將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中。每節課填寫一張表格,上面除了記錄學生自評,組內互評的分數之外,還要記錄老師通過自己的觀察,對學生的完成作業情況,回答問題情況及參與度等給出的評價分數。
4.機動性語言。除了每節課進行的分數統計評價外。老師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適時的對學生進行語言評價,讓學生最直接的得到反饋。
5.測驗成績。 階段性測驗的成績,計入小組的考核計分中,評價學生個人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評價小組合作的成果。
三、不動搖的評價原則
小組合作評價要遵循公平,公開,鼓勵的原則。
由于評價主體較多,達到完全的公平是非常困難的問題,比如說小組間的互評容易出現為了自己小組的分數能最高,故意壓低其它組的成績的情況。所以,老師要和學生群策群力,制定出具體的評分細則,一切做到有據可循。
對于每節課的評價結果要采取公示的方法,向全體同學公開。這能夠讓學生產生競爭的欲望,漸漸地達到自我提高。
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使學生的心情開朗充滿自信,使學生的整體發展狀況比預見的更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加以鼓勵,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激勵性原則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節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自主合作,大膽探究的積極性。有了對評價機制的重視,才會有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健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