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下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種新的教學理念、思想、方法在交流、學習與碰撞中迸發出新的教育智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被廣泛實施,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呈現,教學行為已發生根本變化。課堂呈現的形式越來越貼近學生生活、更加鮮活生動、體現了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催生師生情感、喚醒學生智慧的學習主陣地。
【關鍵詞】構建 思想政治 智慧
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知識和智慧的關系非常密切。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同樣應超越知識,由培養知識人走向培養智慧者。
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政治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新課標下的思想政治課改,要求教師致力于實現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轉變,實現知識課堂向智慧課堂的轉變,回歸生活本真是德育課程的的必然。課堂上要求我們德育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分數,更關注學生的未知世界、情感體念和體念生命的快樂與幸福。“用心靈塑造心靈,用智慧啟迪智慧”。
因此,思想政治課堂上營造一種新的課堂氛圍,追求自由、和諧、開放、靈動和創造的教育狀態,尊重學生個體生命、關注學生個性成長、崇尚并催生學生智慧的教育境界成為我們思想政治德育教師的使命。
思想政治教學應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提高自學水平,通過師生激情互動,自主、合作、和探究,讓課堂真正動起來,學到知識,發展智慧。針對個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智慧課堂的構建。
一、鏈接新聞,啟迪智慧
我們著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學習能力。課前,我們會預設好五分鐘的“新聞袋袋褲”時間,有學生去發現最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身邊的或媒體中的新聞和時事熱點,讓學生自己去說出來,對學生的新聞進行篩選,對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出,由學生去進行與教材相關鏈接,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時事熱點的把握,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鞏固,也培養了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興趣,開啟求知的智慧之門。
二、導向目標,點燃智慧
這一環節由“明確課題、學習目標、問題導學”組成。明確學習的課題,讓學生知道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是什么。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結果有個整體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告知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課本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滲透到對課本的理解中,由這些問題解決指導學生的自學。
三、探究學習,生成智慧
這個環節由“擬寫提綱、學情反饋、問題設疑”組成。學生通過對思想政治課中的知識擬寫提綱,整合歸納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識要點,解決教材中這課所要講的主要內容。根據自學的知識解決課本中涉及的基本問題,讓學生的自學“有的放矢”,目標明確,根據學生的自學來進行對學生的學情反饋。通過全班同學的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課本中不能解決的或作業中不能理解的問題,可由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幫扶”,解決部分學生的一般性疑問。而對于班級中學生提及的普遍性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啟發點撥,讓學生對教材有個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學生質疑,需要教師的智慧,鼓勵學生的大膽質疑精神,善施贊美。
四、交流合作,共享智慧
這一環節由“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問題解決”組成。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進行均衡分組,4~6人一組,推薦選舉一位小組長,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得以提升。通過組內的互動合作,解決課堂中提出的一般性問題,或者通過組間的互動合作,解決師生課堂中的典型問題、較難的疑問,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陣地,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學生之間交流合作,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互動,全面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提高總結,發展智慧
這一環節由“課堂小結和課堂作業訓練”組成。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再次擬寫課題正式提綱,對課堂進行小結,有學生說出所學知識,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怎樣指導我們的實際問題的。課堂作業訓練由學生當場完成,及時反饋。學生通過自學習慣的不斷培養,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促進了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創設基礎,讓學生的智慧得到了發展。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智慧上有所提升,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學形式要不斷創新發展。課改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構建智慧課堂,讓孩子們的智慧靈光得以閃現,情感得以培養,品格得以塑造;智慧課堂要讓課堂真正“動”起來,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引領學生可持續發展;智慧課堂必然洋溢著生命的激情,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幸福,智慧之花將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美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