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信息化正以強勢的浪潮沖擊當今世界的各個領域。為了能夠降低VB教學中的教學難度,充分提高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從教師在VB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難點、VB教學中如何突破難點來說明如何突破VB教學中難點技巧。
關鍵詞:VB教學方法 突破難點 技巧 學生能力培養
Visual basic(簡稱VB)是由美國公司Microsoft公司開發的,具有面向對象、可視化的并能夠運用事件驅動方式結構化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從VB出現以來,已經有很多版本被人們開發并加以利用,它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
VB這門課程的特點是抽象、具有及其豐富的內容、具有強大的功能。在學習VB的過程當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消化的知識點,所以會讓很多學生都覺得這是一門枯燥且難學的科目,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也就是老師其目的就是要了解VB教學過程中會出現的難點并探索出好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理解VB的內涵,打從心底里熱愛這門學科。
一、VB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難點
教師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首先重要的是知道難點什么,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的教學難點。
(一)學生的問題
VB這門課程的學習是很抽象的,它需要學生具備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對于計算機的學習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水平,這就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而讓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小,學習的目標逐漸模糊,對于教師來說讓學生主動學習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教學過程中最大的難點[1]。
(二)概念的理解
在學習當中,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對概念的理解,學生通過概念來了解學習的內容。在VB教學中,貫穿程序設計語言的概念就是變量概念,所以在學習VB程序之前,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變量概念。但是這個概念太過抽象,讓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在看到其他變量名的時候容易誤以為它們是相同的,所以對于老師來說這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VB教學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社會的方法并且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計算機二級證書尤為重要,VB程序設計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編程以及思考模式的建立,還可以憑此通過國家計算機二級的考試,為就業增大籌碼。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好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就例舉幾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突破教學難點的方法。
二、教師在VB教學中如何突破難點
教師在知道了教學難點之后應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一)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的知識,并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教師在授課前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困難,有針對性的突出重點、難點,在授課的時候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點,想辦法將書本上枯燥的知識運用巧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上。課程的設計應當有一個大概的框架,里面應當包含有全部學習重點以及難點,并且將這些重點、難點連貫起來,讓學生明白其連貫性[2]。
(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對于學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興趣,只有感興趣學生才會自發主動的去探索,這樣比老師任何的教學方法都有效得多,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想盡辦法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不要只著重于說明VB程序設計的優點和缺點,而應當用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對VB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讓學生了解其實VB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例如VB的許多應用程序和信息管理系統相當于圖書閱覽系統、車站收費系統等。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帶有印象的去學習會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第二節課時候就可以直接從設計系統、控件等開始介紹,從最開始的登錄界面開始逐步完善知識結構,這樣子學生會覺得還有很多的步驟等著他們去完善,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想盡辦法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三)實驗教學的應用
VB教學是一門實踐性相當重要的學科,在教師的教學中,不能夠僅僅以理論教學為主,這樣子抽象卻沒有實踐操作作為輔助是很難把這門學科學好的。俗說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不斷的操作,才能夠真正掌握并且鞏固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所以,教師應當合理安排理論課程和操作課程的時間,并且用心安排實驗課程將實驗內容與所學的理論知識緊密連接起來,同時還應當適當的布置些練習題,讓學生學著嘗試自己去設計編程[3]。
(四)多媒體、項目教學的應用
在VB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所學的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下不僅僅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還能夠利用項目教學法。所謂的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跟學生為了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在項目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能夠進行充分互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能夠讓學生的實踐創造和興趣也可以在這個環節被激發出來。
(五)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未來是要走向社會、為社會服務、接受社會考驗的,所以,教師在完成了學校既定的學習任務之后,還應當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環節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還可以搜集一些簡單的項目讓學生來完成,大膽嘗試讓學生步入社會去做一些新的嘗試以便豐富他們的經驗。對于有難度的項目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困難,給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在實踐過程當中,教師最好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也學會與他人合作、進行溝通、建立團隊意識,為以后步入社會,加入企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小結
VB高級語言程序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之多,知識面也相當廣泛。教師應當在自身的教學中遇到問題之后,借鑒別人優秀的教學技巧的同時也應當想辦法對自身的能力進行思考,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深入的掌握知識,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又要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學會利用該項技術,通過改變呆滯的教學方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教學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常大俊,劉清雪,常穎.獨立學院VB教學分析與研究 [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1(13):132-133.
[2]熊梅英.淺談VB教學中常用的突破難點技巧 [J].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2013,10(16):2446-2447.
[3]史媛媛,鄒修明.高職學院VB教學方法改革初探 [J].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8(125):30-31.
作者簡介:劉泓(1981.5-),男(漢族),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學院計算機中心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