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建筑軟件為核心的綜合模塊式課程教學改革,就是以項目驅動為支持,建筑軟件為核心組成系統模塊,綜合配套建筑相關專業課程,對一定專業范圍內的不同課程功能或相同課程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規格的課程,在進行課程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對工作技能相對應的課程功能模塊,通過建筑軟件學習牽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認識到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再根據專業的不同特點,補充不同的課程模塊,有選擇的組合,構成不同專業的教學課程,以滿足學校和市場對不同專業需求的課程組合方法。
關鍵詞:建筑軟件 綜合模塊 應用教育
一、建筑行業人才培養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國各地對基礎建設項目和城鎮居民住宅項目的建設如火如荼 。建筑行業的興旺,帶動了對建筑人才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對建筑業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07年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一)》顯示:2007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4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2.6%。隨著行業的大發展和高增長,會拉動對人才需求。2010年企業對技術類人才的需求將占到總需求的32%。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直是企業需求畢業生的熱門專業,而且歷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較高,呈每年上升趨勢。在不考慮企業自然減員和建筑業發展的情況下,目前云南約需要40多年培養才能達到市場要求,因此,建筑業人才需求缺口較大。
二、建筑軟件在專業中的效用
建筑行業因其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行業應用特點,人才培養方式一直滯后,通常需要3-5年由學校畢業到實際獨立操作的反饋周期,而現在市場的需求在不斷擴大,人才的供應又出現脫節,缺口越來越大,這也造就了兩個現象。一是不少高校的建筑類專業招生日趨火爆,但市場上能招到好用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卻不多;另一現象是很多高校本身也意識到原有教學模式的問題,紛紛引入項目驅動、工學結合的方式改善教學方式,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現有學生對傳統的教授式教育反感,他們從小接受了電視電腦等新媒體的影響,對理論、文字、圖表一類抽象邏輯的事物興趣不大,而對新奇事物、圖像信息、見效快的事物充滿向往,同時還渴望馬上做出成績被家長、老師、同學認可。建筑行業原是一個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城市土地的減少,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到該行業里來,以滿足建設高樓大廈道路橋梁的需求,以達到更高、更新、更時尚、更安全、更舒適的目的。故而在建筑行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引入了很多新技術、新方法,電腦的運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環。
電腦的產生和普及運用不亞于工業革命,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電腦對于建筑業來說可以把很多繁瑣枯燥乃至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例如:原本枯燥繁瑣的預算數據統計、復雜的地形測繪、建筑設計、招投標流程、水文地質分析、大型機械化施工等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工作,需要幾天、幾周乃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現在用電腦配合相應的軟件進行工作,可能只需幾天或幾小時就完成了,又快又好,準確度高,保存修改和查詢都很方便,這些都符合我們現代社會對行業發展的需求。由此我們是否能聯想到對建筑行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也能用電腦建筑軟件介入行業的模式來進行改造現有的教學方法,來緩解社會對建筑人才的需求缺口。現代運用類教育體系和傳統精英教育體系有著本質不同,它不要求被培養的人才有多深厚的科研功底,或是有多大的行業科技前瞻能力。它培養的人才,是要能立馬在實際崗位上手,盡快為企業創造價值,扎扎實實的在生產第一線帶領工人苦干快干的工蜂型人才,而建筑行業的技術和管理人正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社會財富創造的最堅實一環,怎樣培養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嗎?
三、綜合模塊課程組合方式與設計關鍵
模塊化原是計算機集成化領域解決一個復雜問題時自頂向下逐層把硬件或軟件系統劃分成若干模塊的過程。每個模塊完成一個特定的子功能,模塊之間相互獨立,或者近似獨立,模塊間聯系遠少于模塊內部;模塊可以按照設計規則分散設計(即分布設計)并獨立測試,同類模塊相互競爭,所有的模塊可以供自由選擇,按某種方法組裝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完成整個系統所要求的功能。
以建筑軟件為核心的綜合模塊式課程教學改革,就是受此啟發,以項目驅動工學結合為支持,建筑軟件為核心組成系統模塊,綜合配套建筑相關專業課程,對一定專業范圍內的不同課程功能或相同課程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規格的課程,在進行課程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對工作技能相對應的課程功能模塊,并通建筑軟件學習牽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軟件學習的基礎上,認識到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再根據專業的不同情況,補充不同的課程模塊,有選擇的組合,構成不同專業的教學課程,以滿足學校和市場對不同專業需求的課程組合方法。
綜合模塊式課程組合方式應具有以下幾種基本屬性:課程接口、課程功能、課程邏輯、課程狀態,功能、狀態與接口反映課程模塊的外部特性,課程邏輯反映它的內部特性。在建筑軟件為核心的綜合模塊課程體系結構中,建筑軟件是模塊主干,專業課程是分支,是可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單元。而對該綜合模塊式課程的設置也要有其模塊化設計的原則。首先要力求以少量的課程模塊組成盡可能多的課程產品,并在滿足基本專業設置要求的基礎上,使課程產品精度高、課程性能穩定、課程結構簡單、課程間調換成本低廉,課程單一模塊間的聯系盡可能簡單或是相關程度高;其次是模塊式課程的系列化,其目的在于用有限的課程品種和規格來最大限度又經濟合理地滿足不同專業的課程要求;第三模塊化課程的適時性,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會到來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的變革,在教授教材理論的同時,把最新的技術運用添加到模塊中去,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使部分模塊不斷得以更新,保持教學與實踐的一致性。
而模塊式課程組合方式設計的關鍵在于模塊的標準化和模塊的劃分上
1.課程模塊標準化
它是指課程模塊結構標準化,尤其是課程模塊接口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所依賴的是模塊的組合,即聯接或嚙合,又稱為接口。顯然,為了保證不同功能課程模塊的組合和相同功能課程模塊的互換,模塊應具有可組合性和可互換性兩個特征,而這兩個特征主要體現在接口上,必須提高其標準化、通用化、規格化的程度。例如,具有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課程一定要具有相同的組合基礎和相同的組合效能,才能保證模塊的有效組合。如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中,采用了工程預算軟件為標準的接口,把來自工程管理對預算的需求和造價對工程管理的影響與作用分為兩個模塊,從開頭和結果兩方面,添加到工程預算軟件的接口中,就能組成工程造價和工程管理系統核心綜合課程,并協調其他教學工作,使學生可以集中精力,大量學習某些特定的模塊,并不斷進行專業側重點改進和研究,促使該專業課程形成特色,達到科學設置良性發展。
2.課程模塊的劃分
模塊式課程設計的原則是力求以最少數模塊課程組成盡可能多的綜合專業課程,并在滿足要求的基礎上使課程產品精度高、結構簡單、課程設置成本低廉,且模塊課程結構盡量簡單、規范,模塊間的聯系也盡可能簡單。因此,如何科學地、有節制地進行課程模塊劃分,是綜合模塊式課程設計中最具藝術性的一項工作,既要照顧課程設置管理方便,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也要避免課程組合時產生混亂,還要考慮到該綜合模塊系列將來的擴展和外延。模塊劃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綜合模塊式課程結構體系的成敗。故此,劃分前必須對綜合結構體系進行仔細的、系統的功能分析和結構分析,并要注意以下四點:
1)分析單一課程模塊課程在整個綜合課程模塊體系中的作用及其更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保持單一模塊課程在功能及結構方面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3)分析各課程模塊間的接合要素,以便于聯接與分離。
4)單一課程模塊的劃分不能影響綜合課程模塊體系的主要核心功能。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建筑軟件為核心的綜合模塊式課程教學改革,是新形勢下對現代建筑行業應用人才培養方式進行變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它即能為我們盡快培養出合格的建筑人才做出相應的貢獻,也能為深入改革開放的教育事業,在應用教育適應市場需求的道路上摸索出一條新的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李九偉;寧波大學建筑人才培養何以異軍突起[N];科技日報;2007年
[2]、陳玲燕;;“雙課程負責人制”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改革中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年19期